运城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三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运城市2021年上半年计划执行 和经济运行情况的报告

—— 2021825在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上

 

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王平安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会议报告2021年上半年计划执行和经济运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2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上半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两会”精神,用好“五抓一优一促”经济工作主抓手,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全市经济呈现出进中向好、结构趋优、韧性增强、提质增效的积极态势。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较好。上半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序时进度,增速均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排名全省前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69.6亿元,同比增长13.4%,增速高出全国0.7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2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3.4个百分点,总量排名全省第3,增速排名全省第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5.1亿元,同比增长20.8%,增速均高出全国、全省4.9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8.8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86.7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高出全国14.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8.5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14.7个百分点,总量排名全省第3,增速排名全省第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67.5亿元,同比增长31.4%,增速高出全国8.4个百分点,高出全省1.1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19.4个百分点,总量排名全省第3,增速排名全省第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6.6亿元,同比增长20.6%,增速高出全省3.8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14.6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1197元,增长12.3%,增速排名全省第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幅、城镇新增就业等约束性指标均达到序时进度。

(二)项目建设力度持续加大。“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深入实施。上半年,全市共签约项目315个,总投资2261.5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5.39%。分四批集中开工项目609个,总投资81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2.67亿元,分别于四月下旬和七月下旬开展了两次集中观摩和考核。项目“四库”建设持续推进。全市谋划库项目总投资5.9万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7倍;储备库项目总投资6204.3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55倍;建设库项目总投资3748.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04.8亿元,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3倍;达产达效库项目总投资16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88.4亿元。项目服务力度持续加大。建立市级领导“一联五”包联项目储备库,滚动实施包联工作。开展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活动,共梳理需办理前期手续项目622个、各类事项1972个,办结924项。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有力。51项省级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8.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9.7%208项市级“1311”重大工程项目共完成投资164.38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69.9%。项目数量持续增加。上半年全市施工项目1182个,同比增加133个。亿元以上施工项目315个,同比增加79个;完成投资200.3亿元,同比增长35.1%。竣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33项,特别是以正威新材料、大运新能源乘用车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实现投产达效,为运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能。

(三)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潜力,618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0.8%。制造业支撑作用持续稳固。62个先进制造业项目正在持续推进或已投产,全市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1%。先进制造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44.9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比重为16.9%。新兴产业培育加速推进。为142家战略性新兴企业落实电价优惠政策,为企业节省用电成本3亿元以上。新增5户“两化”融合管理贯标认证企业,总数达到56家,排名全省第1。全市战新产业增加值增长45.7%,占规上工业比重从去年同期的9.4%上升到16.2%。工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66亿元,增长29.1%,总量、增速均位居全省第2位。组织29个优质项目申报2021年省级技改资金项目,工业技改投资完成71亿元,增长28.9%。企业“小升规”步伐稳步加快。出台实施规上工业企业净增工程行动方案和“小升规”培育工作方案,上半年186家重点培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序时进度,153家工业企业达到入规条件,进度全省第1

(四)农业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夏粮生产实现“三增”。夏粮总产量达135.13万吨,比上年增加2.5万吨,增产1.89%;播种面积421.53万亩,比上年增长0.83万亩,增长0.2%;单产320.57公斤,比上年增加5.32公斤,增产1.69%。农林牧渔业产值大幅增加。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9.5亿元,同比增长14.9%。全市蔬菜产量65万吨,同比增长6.3%;生猪存栏249.8万头,同比增长24%;水产养殖面积2375公顷,水产品产量8626吨,实现产值1.43亿元;3万亩药茶原料基地全部建成。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稳步推进200万头生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示范园、海大集团数字渔业产业链、广东德汉昌集团全产业链10万亩供港蔬菜种植基地等农业重点项目持续推进。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53.3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十大产业集群产值完成58.7亿元,同比增长45%品牌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组织开展“黄河情·麦穗香”2021运城小麦文化节活动,持续打造“运城苹果”“运城面粉”“运城蔬菜”三大农业品牌。万荣三白瓜、垣曲小米成功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稷山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入选2021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山西晋南苹果产业集群入选2021年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投入整治资金2014万元,清理农村生产生活垃圾120余万吨。完成7749座户厕改造任务。

(五)服务业向好态势不断巩固。出台实施《运城市经济增长首季“开门红”政策措施》和《运城市服务业提质增效2021年行动计划》,全市服务业实现稳定恢复。商贸流通繁荣发展。盬街、红星美凯龙运城商场等正式开业,成为拉动消费新的增长点。举办“好吃运城·嗨购河东”年货集市、“好吃运城·乐购五一”消费月等系列活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500余万元。芮城县、夏县成功获批“全国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文旅市场稳定恢复。关帝庙、鹳雀楼、五老峰等传统景区提升改造稳步推进,盬街、南熏坊等富有特色的夜间旅游休闲街区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岚山根、圣天湖、盐湖景区相继开通了低空飞行游览项目。上半年全市重点监测的7家旅游景点游客接待量27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811.7万元。现代金融业平稳发展。全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55%,较最高点2016年的10.52%下降7.97个百分点,降幅全省第1。晋兴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88家,全省排名第37家企业列入全省30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全省排名第2。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占服务业比重达到13.2%。信息服务发展扎实推动。申报寰烁科技的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及CMMI3级认证项目奖励,上半年全市共11家企业通过ITSS运行维护标准叁级认证,跨越网络工程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ITSS运行维护标准叁级认证项目奖励。市场主体培育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3万户,现有总量38.2万户,完成年度任务的61.9%。新培育预入限商贸企业总数达到256家,服务业企业69家。

(六)改革开放工作扎实推进。开发区改革发展稳步推进。深化“三化三制”,引入市场主体91个,签订战略合作协议36份。全市开发区用承诺制办理项目102个,全代办项目155个。组织开展三期“三个一批”活动,签约项目219个,总投资563亿元;新开工项目200个,完成投资39.8亿元;投产项目108个,年可新增产值147.1亿元。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开局良好。实施《运城市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2021年行动计划》,明确7个方面48项重大任务,以“1中心+3城市+N园区”的方式被列为全省能源互联网试点市之一。国企改革扎实推进。制定《运城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未来三年国资国企改革路线图,上半年粮食系统5家企业职工已安置完成,山西农药厂等5家企业职工欠缴的2.76亿元养老保险已全部解决到位,“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完成率94.2%。放管服效改革强力推进。大力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现线上“一次登录、一网通办”,“五减”改革全力推进,梳理汇总形成“五减”专项改革清单201项,坚持以划转为原则,集中划转事项249项,推动基层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实现全覆盖。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开展关键环节综合托管定制化服务,共完成托管面积110万亩。探索农民合作社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运城模式”,引导农民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新模式,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4639家。对外开放力度持续加大。跨境电商综试区完成预算评审。机场改扩建工程国际部分完成内装,运城边检站筹备组先遣队已入驻运城开展工作。持续加强对外贸易,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消博会、中博会。上半年全市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15个,总投资2261.5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5.39%

(七)生态环境质量稳定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取得积极成效。强化涉VOCs工业企业、面源污染、高铁高速沿线环境整治,对398重点涉VOCs工业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对中心城区敏感区域201家餐饮单位安装211个点位在线监测,淘汰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3837辆,完成年度任务的103.97%。上半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5.35,同比下降5.6%。水环境保护全力推动。对沿汾河、涑水河7个县(市)突出水环境问题下发问题交办函,对永济、稷山和新绛进行追责;持续加强项目谋划,临猗日处理1万方人工湿地项目已开工,楚侯工业园集中污水处理厂正在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入姚暹渠管网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土壤污染防治着力推进。围绕“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的目标,全力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进一步规范固废危废管理。推进2个污染地块修复,稷山晋鹏焦化已修复完成,原河津市焦化厂完成热脱附施工,1处农村黑臭水体已完成整治。生态环境修复力度持续加强。推进京津冀周边汾渭平原露天废弃矿山治理恢复工作,共完成治理恢复面积5470亩。黄河流域露天废弃矿山生态修复一期任务3027.15亩已完成,正在组织验收。国土绿化超额完成省下任务。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标,深入开展“绿满运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上半年共完成国土绿化27.02万亩,完成省下达我市造林任务的151.3%

(八)民生福祉持续明显改善。“幸福运城”建设稳步推进。举办16场各类招聘会。引进200名高素质青年人才。全力推动参保全覆盖,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99.73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待遇6月底前调整发放到位。2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南山新境市民广场项目稳步推进。高标准完成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考核工作,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技能运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突出需求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着力完善闭环管理,持续强化全链条服务。上半年全市新增技能人才5.0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92.62%新增高技能人才6403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4.03%;城镇新增就业10.01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81.96%,各项考核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健康运城”建设亮点纷呈。全力推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建设,运城市中心医院二期工程主体结构竣工。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县域就诊率达到90%。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有力推进,已完成项目场地场平及工程勘察招标工作。盐湖区、万荣县分别被国家卫健委和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地方”项目全国6个试点县之一。“书香运城”建设扎实推进。全市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9所中,上半年已完工9所,其余10所正在推进。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申报完成23所。规划十小初步设计已经完成专家论证,80所寄宿制学校改造任务已完成改造面积27437平米。中心城区10个“河东书房”已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共接待读者13.5万余人次。安全稳定形势持续好转。上半年全市排查整改安全问题隐患7212项,责令停产整顿企业209家,关闭取缔5家,警示约谈29家;全市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分别同比下降6.3%21.1%

二、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主导行业增速持续回落,工业保持快速增长压力较大。上半年,钢铁、焦炭、汽车三大行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回落,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5.1%6.8%6.8%,较1-5月分别回落3.8个、2.8个、4.4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分别回落15.7个、7.4个、64个百分点。6月当月,钢铁、焦炭、汽车3大行业增速均为负增长,同比分别下降0.6%5.1%11.8%,共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个百分点。

(二)规上服务业恢复缓慢,营利性服务业呈现回落态势。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35%,规上服务业十大行业中房地产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6.4%-5.8%。营利性服务业呈现逐月回落态势,营业收入增长10.0%,比1-4月、1-5月增速分别降低10.09.0个百分点。

(三)断面水质超标,水体环境污染防治仍需持续发力。断面水质虽然有所改善,但达标基础还很脆弱,特别是张留庄断面、窑坪断面还没有退出劣Ⅴ类,中心城区取暖季大量地热水直排,部分县(市)雨期工业废水随城市生活污水直排河道。汾河没有生态基流,农灌期河道流量减小,水质不稳定。上半年,10个国考断面中,优良断面6个,劣Ⅴ类断面2个(涑水河张留庄、曹河窑坪断面)。6个省考断面,其中Ⅳ类断面3个,Ⅴ类断面2个,断流断面1个。

(四)个别县(市)缺乏投资后劲,全市投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万荣县剩余投资为24.85亿元、永济市剩余投资为42.17亿元,难以支撑高速度高质量发展。投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调整,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投资完成38.6亿元,同比增长10.7%,位居全省第10位;全市第三产业投资完成182亿元,同比增长2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37.7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下降46.8%,投资对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三、2021年下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下半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紧紧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加快锻造经济长板、补齐工作短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实施创新驱动,建设区域性创新中心。聚焦“六新”突破,统筹推进省委、省政府“111”“1331”“136”工程在运城实施,加快构建产业集群创新生态。一是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聚焦首位产业、主导产业,开展“科技联姻”行动,组织认定创新平台,完善创新平台体系,确保年底新建市级创新平台40家,新建省级创新平台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突破400家,推进“智创城”项目建设,推动盐湖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二是推动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通过揭榜招标方式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利用全社会科技资源攻克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为我市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提供科技支撑和战略引领,力争年内实施“揭榜制”重大项目5项,确保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稳步推进。三是深化产学研合作。建设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成立“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运城储能研究院”。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推动武汉大学绿色智慧能源核心技术、华中农业大学矿山生态修复技术等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四是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围绕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着力扶持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后备企业,引导和支持条件成熟的企业积极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200家。

(二)坚持项目为王,抓牢抓实项目建设。统筹推进产业转型、基础设施、重大民生等领域项目建设,为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硬支撑、硬抓手。一抓招商引资签约。以打造“合汽生材”运城新兴产业地标为方向,延链补链强链,进行精准招商、科学招商、专题招商,跟踪形成签约意向,紧盯不放,积极对接,全力推动意向项目快签约、签约项目快开工。全年力争完成招商引资签约3000亿元以上,开工项目投资额930亿元,当年签约当年开工率60%以上。二抓“五个一”机制运行。持续用好“五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坚持“一季一签约、一季一开工、一季一观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报”,进一步抓实开工,抓快进度,抓好投资,持续巩固项目建设成果。三抓重大项目推进。持续推进51个年度计划投资82.2亿元的省级重点工程项目和208个年度投资235亿元的“1311”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推进实施总投资1831.7亿元、年度计划完成300亿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双十工程”和总投资172.4亿元、年度计划完成30亿元的沿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建设项目。四抓项目要素保障。持续推进市级领导“一联五”工作机制,加强分类指导,研究解决项目困难和问题,协调政策和要素供给,优化土地、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供给,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精细化服务。五抓项目达产达效。放大技改资金对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对工业投资和竣工投产项目考核力度,推进项目按期投产达效。加快推进华兆东南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垣曲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

(三)聚焦“合汽生材”,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半导体、光电、光伏等其他产业,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全面覆盖的发展格局。一是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力度。加快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促进工业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继续实施工业技改专项行动,年内竣工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00个,工业技改投资力争增长20%。二是培育壮大战新产业。聚焦“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按照“五链并举”“四长联动”“三维协同”的“五四三”模式,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落实好战略性新兴产业优惠电价政策。举办好第二届运城市“六新”发展论坛。三是壮大十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产业集群“415”工程,落实产业集群群长制,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在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加快做大做强运城工业。四是做强数字经济。建立2021年数字经济发展项目库,重点推动半导体、光电、大数据产业发展。引导企业实施工业信息化项目,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建设,推动垣曲五龙、大运汽车等工业领域的5G示范应用。推动智能制造,实施企业智能化提升改造项目,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全年新增2家智能制造试点企业。五是着力培育“小升规”。深入实施《2021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净增工程行动方案》《2021年“小升规”培育工作方案》,推动2021年规上工业企业净增150户。

(四)围绕乡村振兴,提升现代农业水平。推动农业精细化、特色化、功能化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抓关键特色产业。紧紧扭住“稳粮、优果、强菜、保畜、兴渔、促药(含药茶)、富林”七个产业发展着力点,积极做好秋粮夏管、果树田间管理、蔬菜种植、生猪生产等工作。以“南菜北种”为引领,继续落实好《山西省设施农业发展2021年行动计划》,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设施农业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二抓农业集群打造。组织开展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重点打造果品蔬菜、饮品酿品、主食糕点、中药材、肉蛋制品等五大产业集群。力争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分别达到60家、300家,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三抓农业品牌培育。立足我市地域优势和资源禀赋,重点打造“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农业品牌,全面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四抓农业项目支撑。发挥国字号项目的带动作用,严格落实项目建设要求,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建设任务。围绕一产项目持续开展“四个一批”活动,力争年内完成投资69.8亿元。加快推进海大集团数字渔业产业链、广东德汉昌集团全产业链10万亩供港蔬菜种植基地等项目建设。五抓农民致富增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借鉴中农乐线上线下科技培训和服务模式,年内完成培训高素质农民6.97万人。持续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重点做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发放工作,加大对农村贫困人口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全年任务。

(五)坚持多措并举,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加快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一是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深度挖掘黄河文化、根祖文化、关公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擦亮黄河、关公、盐湖三大文旅品牌,打造5A级景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办好关公文化旅游节、舜帝德孝文化节等活动,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拓宽旅游客源。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推动芮城、万荣等通航机场建设,加快推进运城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加快推进智慧农产品冷链物流园、京东云仓晋南智慧物流港等物流重大项目建设。三是发挥金融支撑作用。推动重点企业挂牌上市,加快进军资本市场步伐。围绕六新领域、重点企业等融资需求,常态化举办政银企对接活动。用好国家信贷政策,落实好有关信贷投放协议,争取更多支持。四是全面推进区域性消费中心建设。培育一批夜间演艺精品,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文旅消费集聚区。动员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各类展销会,扩大我市企业和产品知名度。加快建设一批五星级酒店、5A级景区、大型商业综合体,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提升消费品质,壮大消费增长点。五是做大做强电子商务。着力培育省级电商强县和电商强镇,打造电商产业集聚区。积极引导商贸企业与京东、阿里等知名电商平台深度融合,建立商贸流通企业线上线下连接点,实现消费一站式服务。六是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用足用活各类政策,加大对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力度,深入开展“全民创业创富”行动,全年市场主体突破40万户。加大规上服务业企业培育力度,完成全年培育79家的目标任务。

(六)突出协调融合,推进城乡均衡发展。以建强建优晋南市域中心城市为牵引,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火车头作用,深入推动“1+5”功能组团发展,加快形成“一核三翼七支点”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一是全面推进黄河金三角(运城)创新生态集聚区建设。加快推进盐湖国家级高新区和智创城建设,加快舜帝街、学苑路北延、中银路北延等项目开工建设。逐步启动6个城中村改造和安置房建设。启动集聚区范围内安置房一期建设工作,下半年再征收约2000亩土地。二是全面提升中心城市综合承载力。持续开展“两下两进两拆”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三延伸两提升”,突出抓好城市主干道立面改造、民建房管控、违建拆除等问题,推动市容市貌持续改善。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中心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年底达50%以上。加快城西污水处理二厂建设。消除“城市看海”现象,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三是持续改善农村住房条件和人居环境。强化专业技术力量参与,扎实推进城乡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提高农村建房质量,加强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建设。深化“六乱”整治,通过“拆、清、整、绿、建”五措并举,努力实现道路美、村庄美、庭院美、地头美。聚焦交通沿线、村庄街巷、农户庭院、田间地头,开展“百日攻坚”,推进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四是推动城乡协同发展。加快行政区划调整,推进盐临夏一体化发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稳妥推进乡镇撤并、撤乡改镇、行政村撤并。抓好重点镇和特色小镇建设,持续打造一批主导产业鲜明、生态环境优美、功能叠加融合的特色小镇。确保剩余48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开工、32座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完工、1257户棚户区住房改造新开工。

(七)紧盯重点领域,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改革定力,以深层次改革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围绕“三无”“三可”目标,全面推进“六大专项行动”,扎实推动“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套餐式业务协同办理,确保“事项通”“业务通”。探索全程网上帮办、代办服务,确保年底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事项全程网上可办率达到90%。二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僵尸企业”处置工作,力争山西农药厂和永济纺织厂破产清算实现新突破。推进“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基本完成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和厂办大集体改革。完成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办企业脱钩改革和县属企业公司制改革工作。三是深化能源综合改革。实时更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三年滚动项目储备库。推动82019年承诺制核准的分散式平原风电项目建设。围绕新能源发电、装备制造产业和汽车产业绘制完成招商图谱。继续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做好能源互联网试点市建设。四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完善盐湖、万荣医疗集团“5G+医疗”首批试点工作。完善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建设。全面贯彻“健康中国·运城行动”16个重大行动,实施“健康知识进万家”试点。完成3397名村医在岗培训。积极组织开展“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支持每县新建2个以上健康支持性环境。五是深化开发区改革。全面建成143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完成省、市1435项行政职权承接,持续抓好“三个一批”活动,充分发挥开发区项目建设主战场作用。

(八)严守发展底线,构建优美生态环境。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为牵引,以建设“五条绿色走廊”为突破,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一是抓好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强化对矿山企业履行生态修复义务的督导,全面实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基金专户设立及基金计提率达到100%,不断提高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水平。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按照“冬病夏治,夏病急治,顽疾专治,标本兼治,合力共治”,引深环境污染防治暨高铁高速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大气污染防治十大行动、水生态环境保护八条举措、土壤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紧盯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领域,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迅速扭转环境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局面,全面消除考核断面劣Ⅴ类水质,持续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三是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坚持立行立改,从严整治,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制定整改方案,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四是大力开展“绿满运城”行动。进一步巩固国家园林城市建设成果,通过规划建绿、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多种途径,形成以大环境绿化为基础、道路绿化为框架、园林绿化为支撑、街头绿化为点缀、平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相统一的绿化格局,着力营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

(九)加快补齐短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持续打造“幸福运城”“技能运城”“健康运城”“书香运城”,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力办好年初承诺的15件民生实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幸福运城”建设上,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缴费率力争达到70%以上。落实基金管理风险防控工作长效机制。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创新嵌入式社区养老机构建设,年底前全面完成养老幸福工程民生实事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继续开展“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技能运城”建设上,完善“发券领券-技能培训-考证持证-补贴兑现”闭环管理,着力构建“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加强产教融合、供需对接,全年完成培训20万人、取证6.5万人目标任务。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培养选拔“河东工匠”“三晋工匠”“大国工匠”。“健康运城”建设上,大力推进区域性医疗中心建设,深入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稳步加强市级领军重点专科建设,整体提升特色医疗优势。强力推进市疾控中心迁建项目,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托育机构建设进度,下半年新建3所普惠托育机构,增加托位100个,全年新增加200个托育机构。建成15所妈咪小屋。新申报1个国家级或省级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书香运城”建设上,推进区域性教育中心建设,2021年开工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2所按照既定时间节点推进,19所公办幼儿园全部开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完成认定工作。稳妥推进财经学校和信息工程学校撤并工作,启动规划十小项目建设。继续开展“五个一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拧紧安全责任链条,深入开展隐患治理,实施科技强安专项行动,持续强化督查检查,做好自然灾害防范,高度重视防汛救灾工作。坚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等重大领域风险,统筹做好扫黑除恶、信访维稳、社会治安等工作,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做好下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责任重大、任务繁重。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决议决定,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加速冲刺,巩固好、发展好“运城现象”,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作出运城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