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 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 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附件)

附件9

 

运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

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

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现将对《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成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野外施工任务(黄河流域一期)

我市分两个标段,一标段治理图斑为34个,二标段治理图斑为20个,图斑面积206.34公顷。截至去年底,两个标段均已完成野外主体施工并通过项目单位自验。我局组织专家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进行了项目初验,认为工程施工前、中、后照片等资料基本齐全,符合初步验收要求。有关单位对相关资料补充完善后,同意该项目向山西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工程复核和审计。施工单位继续做好对受降雨影响较小的图斑进行坡面修整、场地整治、苗木补栽等工程措施;完善各项工程资料,积极配合省厅做好工程复核和审计等竣工验收工作;继续加强项目监测管护后续工作。

二、露天矿山整治工作初显成效

根据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开展露天采石场整治工作的通知》及相关配套文件,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露天矿山整治工作,相关工作经验做法得到省厅推介。截至目前,需县政府明晰产权的61个矿山已完成47个,各县(市、区)正在有序组织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今年,我们对各县(市、区)露天矿山整治后续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排名,逐月通报,对工作推进缓慢县(市、区)进行了督导谈话。

三、加快推进地热资源勘查开发

一是我局积极配合省自然资源厅转发《关于规范地热资源管理促进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征求市直相关单位及各县(市、区)意见,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反馈了相关部门意见。二是坚持绿色开发地热资源指导思想,鼓励社会效果好的项目先行先试,借助市场机制,最大程度盘活存量资源。310日召开的全省地热资源管理座谈会上,山西新源谷公司浅层地源热泵项目作为我市代表性的土壤源地热开发技术项目,就地热能开发利用情况和相关经验了交流发言,形成了推动地热资源清洁高效利用的社会氛围和工作合力。

四、持续抓好土壤污染防治

一是配合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大排查,组织各县(市、区)自然资源部门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工作市、县级自然资源部门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建立了《全国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系统》。2021年全市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共有29个地块的土地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应列入安全利用率考核范围,其中落实了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措施的地块数为6个,我市的重点建设用地安全率为20.7%二是加强规划管控做好源头防治。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根据疑似污染地块、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土壤环境质量评估结果,将其列入负面清单,合理确定污染地块的土地用途。三是加强供地环节的污染调查。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供地管理,未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或经评估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影响的,未经治理修复或治理修复后仍不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要求的,不得纳入用地程序,确保受污染地块得到安全利用,保障老百姓住得安心

五、深入开展“绿满运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2021年,运城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眼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深入开展“绿满运城”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科学布局、网带片点线综合治理、乔灌果花药统筹发展、造管抚保封同步实施的现代林业新格局,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全年完成国土绿化37.2万亩,占全年任务的208%

六、稳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根据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部署安排,稳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完成了《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征求意见稿》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工作。先后三次组织开展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县联动工作,对全市13个县(市、区)在现状问题风险识别、目标策略设定、“三线划定”情况、总体空间格局、生态保护与修复、综合交通、市政安全、规划传导等方面进行了对接。按照省厅统一安排部署,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已初步落实到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重新优化了城镇开发边界,经市政府同意,结合省自然资源厅组织专家对我市城镇开发边界的审查意见在原划定的城镇开发边界基础上进行多轮修改完善。目前,正按照省厅要求进行新一轮的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划定工作。

 

 

 

附件10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

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

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现将对《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开展专项整改工作

制定并印发《2022年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案》(运农办发〔20226号),明确提出了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保障力度。同时利用冬春有利时节,市县联动、集中整改,确保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

二、强化组织领导,明确任务职责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统筹协调各部门协同推进。成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领导组,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丽红、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袁卫廷任组长,市农业农村局一级调研员王荣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宝珠任副组长,市农业农村局外经外事与科教科、种植种业科、农机农建科、畜牧渔政科、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站、农田基本建设工作站、植物保护检疫站、水产站、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生态环境科、市生态环境综合监测中心、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为成员单位。领导组负责统筹协调指导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外经外事与科教科,负责协调各相关成员单位组织实施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三、明确重点任务,细化工作举措

(一)广泛组织,抓好宣传培训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土壤污染防治法》《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走进乡村设立咨询台、展示宣传板面、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材料,多种方式进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发布科学施肥倡议书、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科学用药技术资料,张贴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宣传栏走进田间开展农膜残留危害及防控途径、废旧农膜回收及资源化利用等宣传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统筹谋划全年工作,以化肥减量增效等项目为抓手,积极推进“四替代两培育”减肥措施,实现2022年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稳步提升,全市农业化肥总用量稳步消减。2022年第一季度,全市科学施肥技术覆盖率达60%以上,指导各县(市、区)制定适宜的施肥配方,安排部署了新型肥料试验。一是加强科学施肥宣传指导工作,印发《运城市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和《运城市2022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明确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具体任务,针对实际情况制定了适宜的科学施肥指导意见,通过优化施肥配方,引导农户按需施肥、精准施肥,目前已完成小麦返青期科学追肥技术指导180.7万亩完成蔬菜和瓜果等作物科学施肥指导22.6万亩二是加大新型肥料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实现新型肥料替代减量,筛选一批适合我市农业生产的水溶肥、复合微生物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利用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大力推广新型肥料。三是以示范区为载体,开展田间巡回指导和现场指导服务3场次,加强田间实际操作技能和肥水管理技术培训,有效遏制盲目施肥和过量施肥现象,最大限度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在农药减量增效方面,继续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围绕主要作物、重大病虫、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坚持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分步推进,全面推广农药减量增效和绿色防控技术,不断提高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水平,实现农药减量增效。一是先后发布了《运城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加强春季麦田杂草防控》《注意查治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害》3期情报,通过技术指导提高农药利用率,切实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利用全市7个省级病虫监测区域站和万荣、芮城、临猗病虫疫情重点测报点的监测侦察作用,确保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8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二是由部、省、市、县四级专家组成的冬小麦“科技壮苗”专家指导组在我市开展冬小麦促弱转壮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专家指导组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解小麦的播种、墒情、春浇、长势等情况,现场解答当地新型经营主体、小麦种植户在生产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当地小麦的长势,对小麦水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措施进行了指导培训三是市级植保技术人员深入闻喜县郭家庄、桐城、凹底、阳隅、后宫等乡镇20个村开展指导春耕生产,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0余场,培训300余人次,发放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小麦病虫防治技术挂图、科学安全使用农药等宣传资料。

(三)深入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一是建立秸秆资源台账。今年23月份,组织市县两级农业技术人员对全市300余户秸秆利用主体和1500余户农户的秸秆利用情况进行入户调查,详细统计农作物秸秆的产生量、还田量、离田利用量等基础数据,并上报至全国秸秆台账系统,为全市制定秸秆综合利用政策、规划布局、产业发展等提供有力支撑。秸秆台账数据显示2021年全市农作物秸秆可收集总量263万吨,总利用量为248万吨,利用率达到94.17%,超过国家下达的秸秆综合利用目标任务9.17个百分点二是扎实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督促盐湖区、临猗县积极做好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待省级方案、资金确定后,立即修改完善实施三是强化项目后续监督管理。对实施过秸秆综合利用试点项目的县(市)加强后续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对财政资金扶持的设施、设备加强管理,进一步明确秸秆利用任务量,确保秸秆综合利用设施、设备长期发挥作用。

(四)积极推进农用残膜、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治理。持续推进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做好农膜污染源头控制,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地膜、棚膜、反光膜等回收利用,圆满完成全年农膜回收率达82%(比上年度提升2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体系,完成市级反光膜回收利用中心建设培育市场化、专业化回收组织,建立农膜回收长效机制,总结一批技术可推广、运营可持续、政策可落实、机制可复制的农膜回收利用技术模式和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全市农田地膜残留例行监测,及时获取农田地膜残留量数据,严格控制残留量,有效指导农业生产三是建立农膜回收利用台账,认真开展数据采集、审核及上报工作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全面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2022年,每个县(市、区)要确定13个乡(镇)作为试点,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并逐年增加试点数量,到2025年实现县级处理率达100%,基本建成比较完善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

(五)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根据养殖场直连直报信息平台测算,截至目前,运城市现有规模养殖场1332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1323家,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9.32%,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75%2022年全年计划完成52个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建设任务,截至目前4个规模养殖场已完成粪污处理配套设施建设,23个配套任务开工建设。

(六)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全力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建设。2021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52.8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为29.98万亩,该项目于2020年年底全面启动开工建设2021各县(市、区)严格按照省市要求,积极采取措施,在抓好疫情防控与安全生产的同时,加大力度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施工建设,年底全部建设完工。目前,正在按照计划,组织开展工程审核、工程决算、项目审计、完善档案资料等,全面做好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扎实开展有机旱作节水农业。目前,我市在芮城、永济、河津、闻喜和绛县创建小麦有机旱作生产基地5.6万亩,项目总投资722万元,重点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农水集约增效、旱作良种攻关、农技集成创新、农机配套融合、绿色循环发展、保护性耕作、品牌建设、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信息化“十项工程”,全面推进有机旱作标准化生产,项目将于20226月底实施完工。

(七)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日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聚焦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重点实施村容村貌大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大提升、生活污水治理大提升、农村“厕所革命”大提升和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大提升“五大提升行动,着力补齐突出短板,进一步提升整治水平,切实营造干净祥和文明的节日氛围。截至目前,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1.3万吨,清理村内河渠沟塘垃圾和淤泥5.6万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6.2万吨,拆除废弃建筑和残垣断壁1.99万处,整治村内乱搭乱建乱贴乱画26万处,村庄绿化108万平米,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数量100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数量44万份,媒体宣传发动3.1万条一是加大元旦、春节期间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力度,强化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置全过程监管,确保垃圾不漏扫、转运不断档。严格与疫情相关的垃圾处理,将废弃口罩等与疫情相关的垃圾纳入有害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定时做好垃圾收集容器、收运车辆、转运站和处置点的消毒灭菌工作,有效控制病毒传播二是深入开展农村文明如厕、正确使用设施设备、科学处理粪便等科普宣传教育活动,推动农村改厕积极性。在对20132020年问题厕所摸排整改基础上,对2021年新建的农村户厕全面回头看,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好一个。建立健全农村户厕管护机制,完善维修服务和粪污收集处理利用体系,不断增强农民群众卫生意识三是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和社会资金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落实财政专项资金12515.79万元社会资金5791.14万元。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行业部门,污染治理工作任务艰巨。下一步,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紧盯农业环保领域焦点、难点、热点问题,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年度目标如期完成,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


附件11

 

运城市能源局

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

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

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现将对《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清洁取暖工作

2021年,我市冬季清洁取暖目标任务89369户,截至目前,已实际完成改造108719户,完成率达121.6%,该项工作位于全省前列。主要亮点:202110月,圆满完成国家四部委对我市2020年度清洁取暖工作绩效评价考核,我市有望成为山西省和汾渭平原唯一连续三年清洁取暖工作被国家绩效评价为“优”的城市。一是认真摸底统计,分解制定工作计划,将各项工作指标落实到具体县(市、区)。二是强化统筹调度,协调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以及供电、供气、供热部门科学组织施工,确保采暖季前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三是实地督查检查,组织有关成员单位深入各县(市、区)开展专项检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督促解决。四是加强宣传引导,让群众从思想上理解、行动上支持,主动参与到清洁取暖改造上来。

二、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圆满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目标

根据统计部门初步核算数据,2021年全年单位GDP能耗强度下降4.8%,超额完成省里下达的3.9%目标任务。经初步估算,2021年,运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3517.1万吨,同比减少35万吨,较去年下降1%2021年散煤消费量基本和2020年散煤消费量359.7万吨持平,2021年全社会煤炭消费量为3876.8万吨,同比减少35万吨。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将能耗强度下降指标纳入目标责任考核。20218月份,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市能耗双控工作的通知》(运政办发电〔202131号),制定了各县(市、区)2021年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压实能耗“双控”主体责任,要求县级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将用能指标或用煤指标分解到月,实施监测预警控制。二是加强能耗双控序时进度调度。2021年,按季度发布各县(市、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实时跟踪、调度各县(市、区)节能降耗进展情况,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及所在县(市、区)的监测和调度,对能源消费量增长过快的企业和县级政府出具预警函,并于11月份对能耗双控工作滞后的新绛县政府进行单独约谈,促进全市能耗双控工作开展。三是加大节能监察力度。20219组织专人分两组对12个县(市、区)(不含万荣县)的57家重点用能单位项目的能耗情况和项目节能审查情况等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比例46%,其中,对31家年能耗10万吨标准煤以上的企业进行了全覆盖。10将检查结果通报给各县(市、区)政府和相关企业,同时将文件报送至市四大班子领导及相关市直部门进一步加强能耗双控工作开展。四是对高耗能企业严格实施有序用电。2021年前三季度我市能耗总量增速过快,节能形势十分严峻针对此项情况,我局分别于去年109日至10311124日至1130,对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的高耗能企业,采取了全天候实施有序用电响应(限电10%30%),通过限制“两高”项目的用电负荷实施能耗控制。

三、淘汰煤电机组方面

2021218日,根据省煤电机组淘汰落后要求,结合河津市能源局对辖区内落后煤电机组处置意见,市能源局印发《运城市煤电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运能源发〔20214号),要求山西阳光焦化(集团)华升电力有限公司对其拥有的12MW抽凝机组进行背压改造,2021年冬季取暖季前开始前改造完成复检后投入生产。自20212月底开始,山西阳光焦化(集团)华升电力有限公司先后开展了改造方案编制、项目申报审批、招标施工等工作202112月底完成项目改造和试生产,改造后供电煤耗下降到300/千瓦时以下。202215日,市能源局组织专家小组,对机组改造情况进行现场核查,确认改造后参数情况符合背压式改造标准,满足复产要求。

四、煤炭产能方面

2021年,全市生产矿井6座,产能510万吨/年,其中我市5座生产煤矿均被评为国家特级安全高效矿井,我市煤炭行业先进产能占比已达88%2021年,我市煤矿没有淘汰落后或兼并重组产能,全市全年原煤产量累计完成514.2万吨,同比增加44.06万吨,增长9.4%

 

 

附件12

 

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

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

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现将对《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1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一)散煤使用问题

开发区内部分区域存在使用散煤的问题,尤其是禹都市场等商户集中的专业市场,由于建成时间久,基础设施不完善,集中供暖覆盖率较低、集中供气管网不完善,市场内的部分商户、居民在冬季时不时存在使用散煤取暖情况。

(二)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

一是建筑工地扬尘污染。近年来,开发区经济高速发展,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建设项目全面开工的情况下,部分建筑工地达不到“六个百分百”标准,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二是道路扬尘较大。开发区处于机场、多条高速、国道、省道的交汇地带,重型车辆较多,道路扬尘严重影响开发区大气质量。

(三)部分区域雨污分流管网不完善

开发区成立时间较晚,受历史定位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最初规划设计不到位,排水管网均为雨污合流。目前经开片区南区部分区域、禹都市场以及空港北区的部分区域均为雨污合流管网。

二、整改情况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定实施绿色发展

开发区管委会紧紧抓住当前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的政治机遇,在全区树立“大环保、一盘棋”的工作意识在实行“三化三制”改革后,及时调整了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机构,充分发挥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的职能,全面构建部门联动、全面覆盖、各方参与联动机制,进一步强化环保责任,严格考核、严肃问责,充分发挥环境保护最大合力,持续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推动生态开发区的建设。通过实施各项环保整治工作任务,有效遏制开发区环境污染,降低VOC排放,改善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大幅降低开发区污染指数,优化居民生产生活环境,使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跃上新台阶。

(二)改善区域空气质量,开展环境综合整治

为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秋冬防攻坚战成效,持续优化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突出靶向治理,重点管控,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措施,全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圆满完成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得到了一定改善。一是全面保障点位空气质量。为了确保国控监测点位空气质量持续优化,点位管控专班24小时对点位周边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点位周边大气污染问题。二是狠抓散煤治理。严格落实“禁煤区”要求,强化源头管控,取缔散煤销售点,多种方式、多种措施掐断散煤进入市场的流通渠道采取地毯式排查和24小时无缝隙值守巡查,清理各专业市场内的一切散煤及燃煤设施。截至目前,出动850人次,排查8300余户次,取缔游商小贩23个,清理散煤200多斤、蜂窝煤120余块,拆除燃煤炉具6余个。三是对大运、同誉等重点企业开展监管帮扶。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帮扶企业全面落实应急减排措施,并对重点企业实行驻厂监管,指导企业按照应急减排清单要求,将停、限产措施执行到位推荐重点企业参与全省“春节蓝”功勋企业评选活动。四是强化扬尘管控。在建筑施工扬尘管控方面,加强执法监管,所有建筑工地必须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标准执行,达不到标准的全面停工整改在道路扬尘方面,采用“车歇人不歇”的方式,对机场大道、舜帝街、康杰路、陶朱公街等主干道进行全方位洒水、雾炮、机扫,24小时不间断作业,确保路面“见本色”,在增加机扫频率的同时加大人员投入,对非主干道坚持每天不间断清扫,共出动120余人次2台高压清洗车清洗路段4000余平方米,最大限度降尘抑尘督促各市场内商户及时清理、清运装修期间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等,对于不能立即清理的,及时采取苫盖等抑尘措施。五是全力打击“三烧”行为。分区、分片、分户,从严管控“三烧”现象,做到“商户有人管、小区有人巡、易发点位有人看”,确保实现“零火点”。六是加强餐饮油烟污染防治。在全区划分8个区域,分8组逐户检查辖区789家餐饮店油烟净化设施安装情况,建立清单台账,发现问题,限期整改,目前市场内经营性饭店的油烟净化装置全部安装到位,对检查发现的3家清洗不及时、台账记录不规范的下达了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到位。七是零容忍整治“散乱污”。全面排查,做到发现一家、坚决清理一家,确保整治到位,严防死灰复燃八是做好机动车尾气管控。在开发区设置了3个柴油货车管控卡口,严格按照要求执行柴油车辆限行措施对范围内的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全面摸排登记,严禁使用无环保牌照、排放不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九是加强烟花爆竹管控力度。全区范围禁止随意燃放烟花爆竹,对随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十是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综合运用停产限产、查封扣押、按日计罚、行政拘留等手段,对企业违法违规排污行为予以严厉打击。

(三)破除制约发展症结,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把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摆在优先建设位置,对计划实施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专题研究,按照“贯通东西南北、净化辖区污水、服务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思路,开展了以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全面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破解开发区排水难题去年以来,管委会持续完善污水管网,加快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工程进度。实施了开发区空港南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将13.2千米雨污合流管改造为污水管道,新建雨水干、支管长约35.4千米,实现雨污分流,此项工程已全面完成计划实施开发区空港北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将现状雨污合流管10千米改造为污水管道,新建雨水干、支管长约20千米,实现雨污分流,此项工程将于今年7月开工,预计年底前完成。二是实施道路提升改造工程,降低道路扬尘污染开发区康杰路全长2474米,原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极易产生道路扬尘,在中心城区道路扬尘检测中多次排名靠后。为了降低道路扬尘,开发区投资2374万元对康杰路全段实施了提升改造工程,将道路全段更换为沥青路面,根据市专家组检测数据显示,提升改造后,舜帝街至康杰中学、康杰中学至机场大道路段道路扬尘分别较改造前下降了31.3%38.28%路面扬尘大幅减少

今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执行上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切实落实环境监管主体责任,组织各职能部门统一思想同心协力,全方位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奋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