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工作情况的报告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2628日在运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向市人大常委会作简要汇报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运城实践,是省委赋予运城的新使命,是市委全方位推动运城高质量发展的总牵引。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明确创建目标,强化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以建设“五条绿色走廊”为突破,以实施“双十工程”为抓手,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快干快上、见真见效、落实落地,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总体情况

(一)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成立我市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市、县两级均强化组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心,全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专职队伍已经建立,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印发实施《创建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规划》和《加快建设“五条绿色走廊”和“四个区域性中心”工作方案》,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工作指引制定出台领导小组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机制和部门协同机制等文件,为示范区建设提供工作保障。

(二)“双十工程”滚动实施。2022年共谋划实施“双十工程”项目351个,总投资1165.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80亿元。截止5月底,264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75.21%,完成投资89.18亿元,完成率49.54%。其中,生态保护项目114个,总投资185.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亿元,77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67.54%,完成投资14.35亿元,完成率47.83%;高质量发展项目237个,总投资98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50亿元,187个项目已开工,开工率78.90%,完成投资74.83亿元,完成率49.89%

(三)“五条绿色走廊”有序推进。实施“五条绿色走廊”项目315个,总投资506.6亿元。其中,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项目105个,年度计划投资30亿元,已开工项目76个,开工率72.38%;沿汾生态文旅融合示范带项目47个,年度计划投资23.2亿元,已开工项目25个,开工率53.2%;沿涑水河田园风光示范带项目83个,年度计划投资66.9亿元,已开工项目38个,开工率45.8%;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项目42个,年度计划投资26.98亿元,已开工项目24个,开工率57.1%;峨嵋岭绿色产业示范带项目38个,年度计划投资16.6亿元,已开工项目27个,开工率71%

(四)“六个示范”全面发力。制定出台《运城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2022年工作计划》,着力在强化污染治理、抓好水土保持、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六个方面作示范,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共确定了108个、总投资299.95亿元的项目清单。目前,已开工项目47个,累计完成投资63.69亿元。

(五)资金争取力度持续加大。2021年我市争取到万荣汾河治理保护工程项目黄河流域中央预算内投资1.33亿元。2022年进一步加强与省发改委沟通协调,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申报力度,共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4个,总投资15.78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9.4亿元。分别是河津市九龙沟、西磑口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9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74亿元;平陆干流段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3.22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1.93亿元,这两个项目均通过国家发改委初审。永济市伍姓湖粉煤灰堆生态治理项目,总投资5.01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3.01亿元;黄河流域芮城段水质改善项目,总投资4.65亿元,拟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2.72亿元这两个项目已作为全省重点项目上报国家发改委。

工作成效

(一)水源涵养功能稳步回升。持续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大力推进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2021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9.7%,位居全省第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湿地保护进一步加强,水源涵养功能稳步回升。

(二)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明显。通过大力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淤地坝治理等工程,截至2021年,全市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6280.67平方公里治理率达到75.2%,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三)流域污染整治力度加大。通过开展黄汾沿岸企业污水排放集中整治、推进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化肥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改造提升、补齐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分别下降8%15.8%1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60%

(四)防洪排涝能力持续提升。黄河禹潼段治理、汾河流域防洪能力提升、涑水河河道治理、官道河生态修复与整治、姚暹渠(运三高速禹西路段)综合治理、干河(涑水街至站北调节池段)综合治理等工程有力推进。

(五)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不断加强。按照“四水四定”原则,大力开展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持续推进小浪底引黄工程建设、实施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行动,用好黄河水,多用再生水,涵养地下水,推动用水方式向节约集约转变。

(六)黄河文化遗产有效保护。国宝级文物单位保护利用机制进一步建立,永乐宫、解州关帝庙、司马光祠、广仁王庙和万荣后土庙5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国宝级文物保护利用试点。

(七)黄河文化精品旅游带逐渐成型。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成807公里主线建成432.4公里,支线、连接线建成374.6公里。实现河津龙门景区、万荣汾河入黄口、临猗傅作义故居、永济鹳雀楼景区、芮城圣天湖景区、平陆大天鹅景区、夏县祁家河景区、垣曲历山景区等沿黄文旅资源串点成线,精品旅游带逐步成型。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项目推进还需进一步发力。一些项目前期工作进展不快,实施进度与计划安排衔接不紧。同时,生态治理类项目普遍投资金额大,存在建设资金缺口现象,项目推进较为缓慢。

(二)项目谋划还需进一步提高。普遍存在对国家政策了解不充分、方向把握不准确项目谋划不少,但成熟度不高,与国家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谋划符合黄河流域特点的跨区域、综合性、成熟度高的标志性大项目、好项目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三)工作合力还需进一步强化。工作推进中,还存在部门与部门、部门与县(市)之间沟通协作不够紧密的问题。特别是在政策结合、项目安排、资金投入等方面,统筹推进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部门协同、县市联动还需进一步强化。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六个示范”,实施“双十工程”,统筹推进“五条绿色走廊”建设,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各项工作落实

(一)持续推进示范带建设。统筹推进“五条绿色走廊”建设,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参与、规划引领、项目为体、生态为先、功能为要、文化为魂”原则,抓紧编制行动方案,突出特色亮点,加快推进“五条绿色走廊”建设。突出抓好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对原规划的部分主线进行优化,进一步打造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名片。高标准打造“特优农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五大基地,让美丽乡村示范带成为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风景线。

(二)加快实施“双十工程”。加强对“双十工程”项目调度和考核,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跟踪调度,加快“双十工程”建设进度。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牵头成立专项督导组,下半年开展一次督导检查,压实主体责任,加快项目实施,在全市形成上下贯通、协调一致、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三)着力提升“六个示范”。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高标准抓好“三河两山三湖”生态修复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着力在污染治理、水土保持、防洪排涝、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等方面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四)全力谋划争取投资项目。强化“项目是第一支撑”理念,紧扣国家、省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积极谋划包装实施一批引领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加快谋划实施黄河、汾河、涑水河流域生态保护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及省“大盘子”。积极做实项目前期,强化要素保障,倾力解决资金、土地、用能等堵点痛点问题,扎实做好项目可研、规划选址、土地预审和能评、环评、安评、立项等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快落地、快开工、快建设,提高项目成熟度。全力向上争取,进一步强化沟通对接和跟踪衔接,尽最大努力获得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

以上报告,请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