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建设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工作情况报告的 初审意见(书面)

关于对市人民政府建设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工作情况报告的

初审意见(书面)

 

运城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作委员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党中央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运城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51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雁平、副主任潘志孝带队,市人民政府及市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赴永济市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调研。实地察看永济市伍姓湖入湖口水生态治理人工湿地项目、山西晋海电子有限公司高性能电子储能材料项目等,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永济市人民政府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会上,两位领导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出具体要求。会后,我委向市发改委等部门及参会企业收集了具有代表性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调研座谈情况,对市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进行了初审。

我委认为,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积极推进,重点突出,措施得力,用心用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应予以充分肯定。但仍存在着“五条绿色走廊”建设推进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部门合作联动和协同发展还需进一步增强,项目谋划水平和推进力度还需进一步深化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抢抓发展机遇,强化服务保障。深刻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用足用好国家政策,谋划滚动实施“双十工程”,发挥重大项目的关键牵引作用。全过程做好要素和服务保障,持续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不断完善承接载体和平台,做好基础性工作和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和省级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加强与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深度融入“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大力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二、厚植绿色家底,筑牢生态屏障。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加大工业污染协同治理力度,统筹推进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净化黄河“毛细血管”,努力消除水质隐患。以建设“五条绿色走廊”为突破,抓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促进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以汾河、涑水河为重点,坚持“控污、清淤、添绿、畅通、增产”并重,全力推进河流生态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运城生态安全屏障。

三、坚持河湖共治,守护一泓清水。加快小浪底引黄、涑水河生态补水,强化盐湖、伍姓湖、圣天湖等湿地保护,推动国考断面稳定达标,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推动用水企业不断强化节水技改升级,提高用水效率。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提升雨水资源涵养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高标准提升汾河、涑水河流域防洪能力,夯实民生水利基础设施,确保沿黄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快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促进水资源要素更加高效利用,着力推动流域各县形成错位分工、协同发展的格局。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着力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绿色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培育壮大绿色发展动能,把流域生态资源转换为生态资产,实现生态健康和民生改善有机结合,使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五、弘扬黄河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大力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深入挖掘时代价值,积极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将黄河文化融入时代旋律,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使黄河文化“活”起来。充分发挥黄河文化资源优势,统筹推进关公文化、根祖文化、盐文化、德孝文化协同发展,打造运城黄河文化品牌。擦亮沿黄旅游新名片,促进文旅多路径融合发展,努力推动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以上意见,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