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

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工作情况的报告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22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下,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严格落实“四个最严”监管要求,紧盯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目标任务,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底线,坚持“产出来”“管出来”并举,稳品质、提标准,补短板、强支撑,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不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态势,助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市农业农村局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责任感,严格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印发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年度工作要点和重要节日、重要活动、重要会议期间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等,细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主管、行业管理、综合执法和技术推广等相关部门职责,明确监管各环节工作分工,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督导、分管领导组织落实、监管部门牵头协调、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农业综合执法部门和技术推广部门相互配合、具体实施的强大推进合力,确保了各项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目前,我市正在创建1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永济市)和3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芮城县、盐湖区、万荣县)。

(二)净化产地环境,强化源头治理

一是扎实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组织7个县(区)对安全利用类耕地和严格管控类耕地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和风险管控措施,产地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河津市获批国家级黄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试点。二是扎实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印发《运城市2022年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方案》《运城市2022年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运城市2022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等文件,投入资金743万元实施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分区域、分作物完善了一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扎实开展全省“百县千乡万户”科学用药技术培训活动,创建4个省级高标准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暨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基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水平不断加强。闻喜县入选“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我市3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选首批100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名单(全省仅4家入选)。三是扎实推进种植养殖用投入品规范使用。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整治行动,制定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方案,全市共抽查各类农产品样品1527个,合格率达到100%。印发《豇豆等十一个重点种植养殖产品安全用药管控技术指导意见》,通过微信、抖音、挂图、宣传册、明白纸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至基层监管人员、技术推广人员和种植养殖主体。组织开展“放心农资进乡村、稳产丰收保供应”宣传周活动、“利剑护农·农资打假保春耕”等专项治理行动,打击农畜产品领域违法违规力度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出动监管执法人员3426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1206家次,共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232起,结案182起,有效地震慑了农资生产经营各种违法行为,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四是加强畜禽屠宰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畜禽定点屠宰企业的设置条件和标准,推动屠宰行业提档升级,推行机械化屠宰、标准化管理和规模化经营模式,严厉打击私屠乱宰和逃避检疫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肉品卫生和质量安全保障水平。目前全市共有畜禽定点屠宰企业21家,其中猪16家、鸡4家、羊1家。五是实行病死动物及畜禽屠宰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全市生猪屠宰企业全部配备了非洲猪瘟PCR检测设备,严格落实“两章两证一报告”制度,并委托无害化处理公司对病死猪及屠宰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闻喜、永济的牧原公司入选国家级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名单,永济超人奶业入选省级动物疫病(布病)净化场。

(三)注重监测预警,强化风险防范

我局结合实际,调整完善本年度全市种植、畜禽和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印发《关于开展202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增加监测数量、扩大监测范围、调整监测参数,落实每千人1.5批次农产品定量检测任务7700批次样品,生产基地、产地运输车、暂养池等“三前”环节抽检比例达90%目前市县两级共完成定量抽检样品8023个,其中风险监测6496个、监督抽查1527个,完成率104.2%。积极配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共抽检各类农产品样品155个,不合格样品1个,合格率达99.3%。

(四)提升检测能力,强化体系建设

为充分发挥基层农产品检验检测机构作用,我们把提高检测能力、推进“双认证”工作作为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的重要抓手,印发《运城市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了市县级质检机构“双认证”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并对进展情况进行定期调度。各县市结合实际制定了首次“双认证”攻坚方案或扩项认证实施方案,确定专人负责,积极争取工作经费,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目前市县两级13个综检中心有8个通过“双认证”,占比61.5%。

(五)创新管理制度,强化主体责任

一是持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在食品安全宣传周暨“质量月”活动期间,以“亮出合格证 农产品更安全”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合格证知识,增强合格证意识,提高广大群众的知晓率、认同感和参与度。市农业农村局印制《承诺达标合格证宣传》彩色挂图2000份,在农产品生产主体以及种植养殖基地、集市道路等场所醒目位置进行张贴,扩大了宣传覆盖面。二是积极探索“合格证+追溯”管理模式。印发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追溯”制度并行工作的有关文件,统筹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追溯管理衔接融合,不断加强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督促指导绿色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率先开展追溯管理。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019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注册登记审核,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已试行主体(含农户)637个,累计开具合格证10.43万份,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14.5万吨。

(六)发展智慧农业,强化科技引领

一是在粮食安全方面,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黄汾百万亩优质粮食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有机旱作农业基地建设,持续提高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年粮食面积预计达到854.3万亩,增幅6%。总产达到29.92亿公斤,增幅为7.3%。其中,小麦最高亩产达834.78公斤,刷新全省高产纪录,运城夏粮丰收受到省委农办通报表扬。二是在种业赋能方面,印发《运城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办法》,组建了现代种业联盟,落实国家、省区域试验任务42个区组、436个品种,建立省级小麦展示示范点14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4%。山西三联现代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盐湖区建立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万荣入选国家级药材(柴胡)区域性良繁基地县,长荣农科获批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运城市晋南牛遗传资源基因保护中心获批国家级保种场,全市已形成“粮果菜畜渔”五大种业基地齐头并进的格局。三是在科技赋能方面,加快推进“科技强农”,示范推广粮食、蔬菜等主推品种63个、主推标准8个、主推技术44项,主推技术覆盖率达到96%以上,“固氮鱼腥藻和蛋白小球藻富藻技术和产品及其在山楂绿色栽培上的应用”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实现经济效益16.8亿元。打造10余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了40个农业物联网基地、10个智慧农业系统、2600余个益农信息社,建立了全国首家市级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发放国内首张“农村资产数字证书”,吸引6家金融机构、2173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42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420家家庭农场及85万农户入驻,有效提升了农业数字化水平。目前,6家银行机构在平台线上发布信贷产品134款,累计授信60笔、额度3317万元。

(七)坚持标准先行,强化品牌建设

一是在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方面,围绕全省农业农村领域主推标准(项目),组织实施了夏县油菜、绛县樱桃国家标准化试点基地建设。夏县世邦农业入选全国高油酸油菜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名单。二是在推进农业品牌建设方面,实施“特”“优”战略,加快推进“品牌强农”,围绕“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三大区域公用品牌,新认证绿色食品农产品102个、“圳品”19个、全国名特优新产品9个、“有机旱作·晋品”省域农业品牌7个。芮城菊花成功入选2022年度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项目;万荣苹果成功入选2022年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运城苹果”“临猗苹果”“万荣苹果”3个地理标志农产品分别以70.34亿元、53.54亿元、36.5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第47、66、96位,成功入选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并成为山西省唯一上榜地市,入榜产品数量、位次、价值均创我市历史最新记录。打造“运农优品”区域公共品牌,全市逐步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矩阵格局,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三是在推进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方面,以节庆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2022大国农匠·面花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运城小麦文化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运城活动、全省渔业增值放流、全省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抗疫助农暖心行动”等重大活动,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发展。其中,依托央视平台开展的小麦文化节活动,入选全国100个丰收节庆特色活动名单,活动期间在线观看人数达到1300余万人次,进一步扩大了运城小麦文化、“运城面粉”品牌在国内、国际的知名度,成为我市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一张靓丽名片。

(八)深化托管服务,强化农机保障

一是在农机推广服务方面,具备一定规模和服务能力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达到2171个,服务面积600余万亩,带动小农户60余万户,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5.7%,农业机械化水平领跑全省。二是在农业生产托管方面,成功探索出一套以农户为主导,集体经济组织广泛参与,围绕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和果树等经济作物提供“五个统一”的全程托管、“按需点菜”的半托管、“个性化”的单环节托管三大服务方式的“运城模式”,实现了四个全省第一:托管服务面积位居全省第一;第一个以市政府文件出台农业生产托管方案的地市;首家要求所有参与项目作业的农机安装遥感定位系统,从而保证服务标准和质量;率先将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农业生产托管相结合,真正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集体经济怎么发展、农民怎么增收”的难题,托管经验做法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三是在争创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市方面,加快推进“机械强农”,加大盐湖区黄河农机物流园建设力度,依托大运集团、卓里集团等机械制造优势,建设集农业机械研发、制造、展示、推广于一体的农业机械化产业基地。

二、存在问题

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还不强,对农兽药残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二是安全监管基础薄弱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善。当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还不够强、队伍还不够壮、手段还不够足,乡镇及村(社区)级监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尚未得到全面有效解决。地方财政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投入仍然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三是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开证积极性还不高。受入市查验和成本投入双重影响,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开具合格证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食用农产品带证上市销售的比例还很低。

三、下一步工作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严把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以品牌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

一是聚焦“特”“优”产业,加快农业绿色发展,加快现代种业、有机旱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投入品管控等重点地方标准研制,不断构建现代农业标准体系。二是狠抓按标生产。开展蔬菜、干鲜果品标准园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场提升行动,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全域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基地标准化生产先行示范,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三是狠抓农产品认证。稳步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开展有机农产品认证,提升有机旱作区优质农产品的生产能力,支持示范基地、示范园区和特色产业集群的生产经营主体开展认证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加快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扩大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范围,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供给。

(二)以生产环节管控为重点,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是净化产地环境。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制度,实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和兽用抗菌药减量化行动,集成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对产地环境的污染。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持续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建立豇豆、韭菜、鸡蛋等11个重点品种生产经营主体名录,持续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加大监督抽查、农资打假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三是完善监管体系。充实基层监管力量,建立健全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推动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积极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推动整市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

(三)以风险监测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产品安全监管效能

一是聚焦关键环节。以蔬果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场(屠宰场)等为重点,开展“菜篮子”产品和大宗鲜活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二是围绕重点时段。紧盯春节、国庆等农产品消费旺季及“运城苹果”“运城蔬菜”等农产品收获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和抽检工作。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大力推广承诺达标合格证管理制度,压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推进“合格证+追溯+信用”三位一体信息共享,实现精准长效化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