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3年1月6日在运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

 

运城市食品安全卫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景莉莉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度全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2022年,我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为遵循,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统筹疫情防控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严守食品安全底线。2022年,全市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4%,食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食品抽检率达5批次/千人以上,没有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依据第三方测评,全市创建知晓率达95.31%,创建支持率达96.82%,食品安全总体满意度达91.56%(比2021年的88.22%上升3.34个百分点),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中向好,群众基本满意,迎接创建评价验收取得全面进展和积极成效。目前,我市创建工作已经通过省级初评,正在积极准备国家评价验收;在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中,稷山、新绛、永济、垣曲、万荣、河津、临猗已经通过验收,占比53.8%,其余6县正在积极创建中。全市共有6个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分别为新绛、永济、夏县、芮城、盐湖、万荣,占比46.2%,其中新绛县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二、主要工作

2022年,在创建工作中,我们积极完善“党委抓部署、人大抓监督、政府抓创建、部门抓监管、企业抓管理、行业抓自律、社会共参与”的“七位一体”全域创建格局,坚持“四动四抓”总体思路,全力推动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对照《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21版)》标准,全力查缺补漏、完善提升,做到基础项不能虚、关键项不能缺、否决项不能有。

(一)三级联动,抓党政同责

1. 市级积极引领推进。市委书记丁小强在明收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视察时,多次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市长储祥好在全市食品安全会议上,亲自部署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防控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在全市迎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验收视频动员会上,要求提高政治站位,举全市之力,做好创建工作。市人大将创建工作列入重点工作之一,深入基层调研,开展创建满意度测评;市委考核办将创建工作纳入全市考核大盘子中,与党建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等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市政府通过13710平台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逐月督办;市财政投入抽检经费395.8万元,推进创建和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2. 县级抓好“关键少数”。在运城市电视台开辟“创建进行时”和“食品安全会客厅”专栏,分别对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和各县(市、区)政府分管副县(市、区)长进行访谈,共制作播放“创建进行时”13期、“食品安全会客厅”13期,访谈县处级领导干部共39人。各县主要党政领导面向全社会,谈思想认识、谈责任担当、谈任务目标、谈部署举措,为开展创建和食品安全工作发力造势并接受社会监督。

3. 镇级抓好责任延伸。积极完善“三级联动”模式,下发《关于在全市推广平陆县经验做法开展“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基层党政电视公开承诺”活动的通知》(运食安委办函〔2022〕2号),在全市推广平陆县的做法,把党政同责压力传导到基层乡镇,使创建和食品安全责任自上而下、逐级压实,推进基层创建狠抓落实、见底见效,为全面抓实抓细抓好创建和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全市共有140余名乡级干部进行了公开承诺。

(二)重点带动,抓示范引领

1. 推进“两个责任”机制落地,完善食安责任体系。一是高度重视,全面推进工作。市委书记和市长分别对“两个责任”工作作出批示。市政府分管领导进行了专项动员。市委、市政府所有领导及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正职领导带头包保,市级层面共有17名厅级干部包保企业,实现了市级党政领导干部层级包保全覆盖。市食安办第一时间向市委市政府作专题汇报,并与各县(市、区)积极沟通、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并及时进行汇总上报。二是统筹安排,条线提醒工作。及时对县长和县局局长提醒。在给县长的提醒函中,从属地管理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和政府负总责的角度,提醒抓好成立专班实体化运行、迅速启动落实“三清单一承诺”等工作,并做好迎检准备。在给县局局长提醒函中,从其作为此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和负责人的角度,提醒要知道任务是什么、由谁来完成、什么时间完成。注意做好包保干部、包保企业与市场监管部门的衔接,加大督查力度,解决好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建立机制,确保落地见效。制定了“党政抓总推进、食安办组织、包保干部督导、企业落实、市场部门监管”的“五位一体”总体工作机制,对包保部门和包保干部的工作进行了细化,为推进“两个责任”落地落实打下坚实基础。四是四级联动,完成基础工作。通过全市市县乡村四级干部的共同努力,全市已经初步完成以下四项工作。在包保主体台账建立上,截至目前,全市包保主体共计20590家,其中,A级包保主体17家,B级包保主体398家,C级包保主体3083家,D级包保主体17092家。在包保干部台账建立上,截至目前,全市包保干部共4618名,其中,市级17名、县级220名、乡级908名、村级3473名。在企业总监和食品安全管理员底数统计上,截至目前,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共配备食品总监1033名,食品安全员8208名。初步建立签订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承诺书。人民网、山西日报客户端对我市“两个责任”工作进行了报道。

2. 对照标准查缺补漏提升,做实其它示范引领项目。一是持续推进智慧监管。在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建设上,为严防严控通过进口冷冻冷藏肉品输入新冠病毒风险,重新进行总仓招标,确保让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截至目前,经总仓核酸检测进口冷链肉品共2527.45吨;检测结果为阳性的进口冷链肉品有25.5吨(原总仓已销毁);共制作张贴二维码205207条(件)。积极探索食用农产品“承诺合格证+追溯”制度模式,推进两者衔接融合。目前,全市共有1019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通过了国家平台注册登记审核,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已试行主体(含农户)637个,累计开具合格证10.43万份,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14.5万吨。二是稳步推进校园“互联网+明厨亮灶”。聚焦“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引领项目,全市1679所学校在全部注册晋食安APP、市食安云APP等第三方平台监管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全市教育系统市级教育安防监管平台,全面提升“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水平,把其纳入校门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建设,实现了“互联网+明厨亮灶”市、县、校三级互联互通和实时直播式监管100%全覆盖,并将监管平台向职能部门和家校委员会成员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同时,积极推进农药残留检测,目前,36家学校食堂建立食品安全快检室。为指导和规范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的风险防控,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制定了《运城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指导规范》,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网格员)的作用,确保农村集体聚餐的食品安全底线。三是高标推进高质量发展。组建现代种业联盟,落实小麦新品种筛选展示面积4000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4%;主推标准8个,示范推广主推技术10类44项,打造10余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了40个农业物联网基地、10个智慧农业系统、2600余个益农信息社,建立全国首家市级乡村资产数字化服务平台,发放国内首张“农村资产数字证书”;持续打造“运城面粉”“运城苹果”“运城蔬菜”三大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运城名特优新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叫响“运农优品”品牌;依托央视平台开展的小麦文化节活动,入选全国100个丰收节庆特色活动名单。2022年新认证绿色食品102个、“圳品”19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全力做大做强运城果品产业,在新冠疫情起伏反复的情况下,2022年1-11月全市共出口果品26.75万吨,货值3.65亿美金元,新增出口国家1个(白俄罗斯),果品出口量和货值均超过全省出口的90%以上。

3. 结合“守查保”专项行动,守牢底线不出否决项。一是积极进行动员部署。2月28日,召开全市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并印发《运城市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运市监函〔2022〕6号),在全市深入开展“守查保”专项行动,把专项行动与夯实创建项目相结合,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为党的二十大召开营造稳定和谐的食品安全环境。让其相互促进,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严格杜绝创建评价细则规定的否决项出现。二是聚焦重点环节领域。在食品生产环节,主要开展了两项专项整治活动。在食醋专项整治行动中,检查食醋生产企业7家,发现问题10条,责令整改10家,整改完成率100%;检查食醋小作坊6家,发现问题4条,责令整改4家,整改完成率100%。在食用植物油专项整治“回头看”中,全市严厉打击食用植物油违法添加乙基麦芽酚、以次充好、掺杂掺假、超范围添加色素等违法行为,对相关企业和小作坊进行了全项检查和整治。在食品流通环节,检查食品销售单位3724家,立案4起。在餐饮环节,累计检查餐饮企业19104户,检查覆盖率达100%,发现风险隐患问题2351个,全部完成处置。累计检查户数19104,检查覆盖率达100%,发现风险隐患问题2351个,全部完成处置。在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中,督促学校落实食堂安全每日巡查每周自查制度、校领导陪餐制度等制度,对米面油等大宗食品实行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依法取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内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对全市校园食堂和2家校外供餐单位进行地毯式检查,排查治理隐患2831条,全面排查治理热卡式燃气灶具和LNG杜瓦瓶,确保学校食堂用气安全。三是认真开展责任约谈。8月11日,对2021年全省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任务超期,在要求完成的期限后仍没有结案收尾的运城9起案件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约谈。被约谈单位高度重视,加快处置进度,保证了每一起食品抽检不合格案件都能按照时间节点高质量完成。四是深入基层督导检查。从5月30日至6月2日,市市场监管局抽调全市16名监管人员,组成四个督查组,对13个县(市、区)和运城经济开发区的157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检查,其中包括食品生产企业16家、流通企业33家、餐饮企业32家、小作坊31家、小摊贩12家、小餐饮33家。对发现的索票索证不齐全、人员培训教育管理不到位等四大类问题,迅速反馈各县,进行了彻底整改。五是及时实施调度会商。先后七次召开“守查保”专项行动调度暨风险会商会,同时对创建验收准备工作和“两个责任”工作进行安排、督导。在调度中,对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进行解读,深入分析各业务条线风险隐患排查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新的安排部署,保证专项行动有人员、有岗位、有责任、有手段,逐项列明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实现动态管理,对账销号。邀请5名市食品委员会专家开展风险会商交流,就食品生产领域、夏季餐饮食品风险隐患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出风险防控方面的意见建议和正确做法。

(三)部门推动,抓监管合力

1. 强化市场整治。在组织好各项整治行动的同时,2022年突出开展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专项整治,确保其分支机构备案率达到100%,积极开展“净网行动”,大力推广外卖“食安封签”,向全市入网餐饮单位免费投放50万份外卖“食安封签”,保障网络订餐的配送安全。在保健食品流通监管上,共检查经营门店349家,出动执法人员430余人次,现场发放宣传资料9000余份,办理虚假宣传案件2起,收缴罚没款4万元。在农村市场专项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5973人次,检查包括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冷库、小作坊、小餐饮、小经营在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4457家,下达责令整改117份,均已完成整改;在案件稽查上,对假冒汾酒、销售过期食品、抽检不合格、发布违法广告等行为立案24起,结案22起,收缴罚没款7.13万元。

2. 推进风险监测。积极提升全市食品安全监测水平,制定印发了《2022年运城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运卫疾控〔2022〕170号)和《2022年运城市地方特色食品及“药食同源”试点物质风险监测方案》(运卫疾控〔2022〕369号)。目前,食品风险监测采样已覆盖全市13个县(市、区),覆盖率为100%。

3. 处理餐饮垃圾。及时处置餐厨垃圾,组织专班每天定期收运市区300余家机关食堂、宾馆、学校、企事业单位及饭店餐厨垃圾。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总投资约1.46亿元,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餐厨垃圾200吨的运城市餐厨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PPP项目,项目已经开始建设,争取2023年底建成投入运营,可实现中心城区、运城开发区、盐湖区、夏县城区、平陆县城区所有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置。

4. 严打食安犯罪。接连破获一批有毒有害肉制品、假酒、假农药等案件,截至目前,全市共破获食品领域刑事案件8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3人,移送起诉40人,累计涉案金额1895万余元

(四)多方协动,抓社会共治

1. 做好食安创建宣传,提升公众知晓率,激发社会公众参与共治。一是利用网络新媒体宣传。通过“食安运城”抖音号向市民科普宣传创建及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知识,录制具有河东地方特色的干板腔谝《食安运城》宣传片并在抖音发布,累计播放量78.1万人次。制作动画宣传片《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运城在行动》《请支持运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视频,抖音累计播放量65万人次。创建的“食安运城”话题累计播放量达到420.3万人次,“运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话题累计播放量达到309.1万人次。二是做好户外街道宣传。在城区河东街、禹西街等主街道主要位置的公交站台,市区5条线路公交车车体及语音报站、1000辆出租车、20个十字路口路名牌、河东驿站等开展多媒介宣传。三是利用手机彩铃、短信开展宣传。制作手机视频彩铃1部,对全市食品相关工作人员开通6个月服务。四是开展社区宣传活动。宣传周期间,市食安办组织食品安全志愿者开展进社区宣传活动20场次。在活动现场,组织文艺表演和食品安全知识小实验,增加了现场观众的亲和感,志愿者为参加活动的居民发放创建宣传资料3万余份,活动直接受益群众累计7000余人次。五是发送公开信宣传。录制抖音视频播放,并通过社区网格员向盐湖区76个社区所管辖的小区业主群发送《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累计宣传人数达到50万人次。六是组织部门开展宣传。各部门分别围绕新修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出口食品安全知识、食安法制等,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宣传。

2. 积极开展组织协作,各尽职责做贡献,凝聚多方力量参与共治。一是政企单位积极推进。文旅、城建部门,以永济水峪口,盐湖区岚山根、盬街、平常街等特色景区为引领,不断提升富有地方特色的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的引领作用;乡镇和村级层面,积极发挥食品安全网格员(信息员、协管员)的作用,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效能;市委巡察办把创建工作列为对市市场监管局、市食安办进行巡察的重点,推动创建工作狠抓落实,推出新举措;市文明办、卫健委把食安示范创建一些方面列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内容,让各项创建工作相互充实、相互促进;各大保险公司,积极为食品企业、餐饮单位等提供食品安全保险服务。二是社会组织大力支持。食品营养协会等行业协会积极进行食安社会宣传;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商会组织,持续为民营企业开展免费食安“法治体检”;第三方机构开展创建活动公众知晓率和食安满意度测评。

三、存在的问题

2022年,我市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评价细则(2021版)》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推进“两个责任”机制落地落实,需要克服个别基层干部和一些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质量安全责任意识还不强,对农兽药残留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隐患;三是智慧监管、信用监管以及源头治理、过程管理等全链条风险管控关键环节,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提升。

四、下一年工作

2023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结合运城实际,坚持久久为功,统筹做好食品安全各项重点工作,全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集中推进“两个责任”落地。将“两个责任”纳入本级党委、政府督查督办事项。对各县食安办人员、包保干部和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强化培训,提高其政策水平和操作能力。协调解决包保干部、包保主体和各级市场监管人员三方对接问题,确保包保干部督导发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反馈有效解决。

(二)努力巩固转化创建成果。把创建和“两个责任”机制落地结合起来,做好巩固、转化、衔接,促进全链条监管再上新台阶。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抽检工作质量效率,全面做好风险监测工作。

(三)强化农产品质量管控。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制度,实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狠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建立健全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队伍,推动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的网格化管理模式。

(四)统筹做好其它各项工作。对食品安全工作进行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在做好“两个责任”机制等重点工作的同时,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做好食品安全其它各项工作。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1.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2.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3. 运城市公安局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4. 运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5. 运城市教育局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6. 运城市城市管理局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7. 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关于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