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

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一法一条例”

实施情况的报告》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2023428日在运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2022年11月17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山西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就进一步加强种子法律法规和种业振兴贯彻工作,提出了五条审议意见。对此,市政府高度重视,逐条分析研究,责成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决有力实施好种业振兴行动

种子是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我市始终坚持把发展现代种业摆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重要位置,进一步提高推进种业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组织领导,夯实主体责任,抓好各项工作,为扎实推进种业振兴提供坚强保障。一是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董旭光为组长的运城种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落实党政同责要求,建立市有关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协同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将种业振兴行动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一同考核监督。二是将种业发展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来抓,统筹谋划,落实责任,强化政策制度和组织保障。三是组建种业工作专班,将运城农业科学合作研究院纳入,组成种业服务保障队伍,现有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0人。加强种业工作机构建设和力量配备,厘清工作职能,做好机制衔接,提升种业技术指导服务能力,构建市县乡三级上下贯通的工作网络。

二、强化法治宣传,提升依法治种水平

以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为目标,我市把开展普法宣传与农业行政执法相结合,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筑牢依法行政坚实基础。一是组织开展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提升,组织“行政执法大讲堂”网络培训9期,“每周学法”培训37期,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8期,开展宪法宣誓、旁听庭审、宪法法律知识测试、农业综合执法知识竞赛和普及民法典涉农法律农村大讲堂等活动,全市农业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法治思维明显提高,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明显提升,执法人员办案水平明显提高。二是加强种业宣传贯彻工作,深入开展“宪法进农村”“农业执法提升亮相”执法年、“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普法宣传等活动,采取科技下乡、印发宣传手册等多种方式向农户和种子生产经营者宣传《种子法》等农业法律法规和良种识别选购常识,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加强种业振兴宣传,总结推广典型经验范例,为推进种业振兴营造良好氛围。

三、强化市场监管,营造种业发展良好环境

为落实打好种业翻身仗部署要求,我市坚决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假售劣种子等违法行为,持续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检查工作,全面净化种业环境。一是以执法专项行动服务种业振兴。2022年以来,运城市全面启动“护奥运保春耕”和利剑农资打假专项行动,执法人员重点围绕制售假劣种子、侵犯植物新品种权、未审先推等违法行为,在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严格履行普法义务,通过“以案释法”,宣传《乡村振兴促进法》《种子法》等农业法律法规,宣传种子识假辨假知识。同时,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截至目前,全市种子执法检查出动执法人员3225余人次,检查企业数139个、门店871个,查处违法案件11起,移送司法机关1起。二是以执法集中整治服务种业安全。在玉米春播关键期,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开展“种子执法周”集中整治,围绕主要春播玉米品种,结合全市“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计划,联合市种子站、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联合督查,严厉打击假劣种子,保障广大农民用上优质合格安全种子。三是以种子执法抽检净化种业源头。为维护全市种子市场秩序,杜绝假劣种子坑农害农现象发生,进一步强化种子执法抽检,按品种普查扦样,对种子批号、日期、药效、宣传等方面仔细核查,完成国家级、省级种子抽样任务,狠抓种业质量,净化种业源头。

四、强化基地创建,提升供种保障能力

以高标准种子基地建设为抓手,全面构建现代种业产业集群,不断增强种业发展新动力。一是依托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分作物、分区域、分类别合理布局作物种业基地。对临猗国家苹果种苗良种繁育基地全面提档升级。支持盐湖、永济、芮城等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小麦制种基地县,打造新绛蔬菜、绛县樱桃、垣曲谷子等市级特色作物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实施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奖励政策,推进种业龙头企业与优势基地紧密结合,补足种子生产加工短板,强化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应用,提升制种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二是围绕全市生猪、肉牛、肉鸡等传统优势区域,布局建设核心育种场、种公畜站和扩繁基地。进一步改善育种科研、生产设施、疫病防控、种业监管等基础设施条件,同步做好畜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加快盐湖、永济河津、万荣等县(市、区)国家级、省级核心育种场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优先保障用地、融资等需求,健全从核心场到扩繁场、生产场的良种繁育体系。三是依托国家级、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推进盐湖、永济、临猗等县(市、区)黄河鲤、黄河鳖、赤眼鳟等特色苗种繁育基地建设,保障优质特色水产品种种源供应。

五、强化政策扶持,助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引领作用,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大投入,加速推进种业振兴。一是建立财政投入长效机制。财政列支专项资金支持种业发展,将现代种业发展纳入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或国有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专项资金保障范围。加强种业发展财政扶持和土地保障,对种质资源保护、育种基础性研究、重点育种项目、商业化育种体系构建、种业治理体系建设等予以持续稳定的财政扶持。二是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积极承接国家级、省级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开展优势特色品种创新。部署实施一批市级种业创新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育种技术为主攻方向,加强事关粮食安全、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新品种培育,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三是开展人才引进开发计划。支持和鼓励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通过兼职、挂职、签订合同等方式,与优势种业企业开展人才合作,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双向流动积极性。加强市内外交流合作,鼓励科研单位、种业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人才,参与种业振兴行动。截至目前,科企联合新建种业工作站2个,引进高素质种业人才3名

六、强化保护创新并重,夯实种业发展基础

立足建设种业强市目标,在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攻关上下功夫,不断补齐种业短板,筑牢种业发展基础。一是大力推进种业创新攻关。围绕重点农作物和畜禽,编制并启动实施运城市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总体方案,开展种质资源常态化收集工作,摸清全市作物、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分布等家底,组织开展种质资源登记,实行统一身份信息管理。完善基础设施条件,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分类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库(圃、区、场)。对晋南牛、黄河鲤等畜禽、水产保种场(区)进行提档升级。推进作物种质资源库建设,确定市级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单位。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需要建立种质资源保护设施。二是全面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完善科研体制和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扩大种业科研自主权,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进一步增强科研育种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行动,严厉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假劣种子违法行为,鼓励建立公益性和商业化相结合的育种机制,推动种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统筹用好国家和省、市财政支持资金,实施重大新品种创制和优势特色品种开发,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加大种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鼓励采取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方式开展成果转移转化和共享利用,加快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成果推广应用中的主导作用,加强新品种展示示范力度,加快良种推广应用步伐。

七、强化企业扶优,培育种业龙头企业

积极引导各类要素集聚,集中力量支持企业强优势、补短板、破难题,培育打造一批科技创新力、产业带动力和综合竞争力均较强的龙头种业企业,为打好种业翻身仗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积极培育企业发展阵型。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需求,按照“保数量、保质量、保多样”要求,突出重点品种、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加快构建强优势、补短板、破难题的种业企业发展阵型。支持企业继续做强优势、做大规模,不断巩固提升市场占有率。二是打造种业企业集群。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挥特有资源、特色品种、独特模式等差异化竞争优势,培育以优质小麦、辣椒、番茄、苹果、梨、晋汾白猪、晋南牛等地方资源开发为主的特色优势种业企业。支持大型种业企业发挥贴近市场、集成创新、资本实力的优势,实施兼并重组、整合资源、优化配置,培育具有较强研发能力、产业带动力和国内竞争力的种业龙头企业,引领带动全市种业发展。三是引导服务型企业做优服务链。在品种测试、分子检验、制种加工等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培育一批在种业创新链、产业链上能提供专业化技术支撑或服务的平台型种业企业。

下一步,市县两级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山西省农作物种子条例》,按照市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发展建议,全面落实《运城市种业振兴行动实施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力度,营造依法制种良好氛围。我们将胸怀“国之大者”,进一步提高推进种业振兴的责任感使命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扎实有力推进各项工作,全力以赴推进种业振兴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