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2年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2022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报告的

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书面)

 

——2023428日在运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今年1月6日,市人大常委会对市人民政府2022年度创建国家食品示范城市工作进行了满意度测评,接到关于2022年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后,我们进行了认真研究,并责成市食安办下发通知,对市直创建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审议意见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现将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健全完善台账,强化督查督导,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落地。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中,全面提升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把“两个责任”作为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的重要制度创新和抓手,作为建立健全食品安全责任体系的必然要求,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通过“党政抓总引领、食安办牵头组织、包保干部分级督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市场部门加强监管”的“五位一体”整体推进机制,压实落细各级责任,全面推进台帐完善、“三小”数据摸底上报、督查督导、协调调度、企业落实新机制、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努力完成今年工作任务目标。一是健全完善“三清单一承诺”台账。根据包保工作中遇到的包保干部工作调整和企业主体关闭、开业等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健全完善“三清单一承诺”台账。截至目前,我市包保主体共计13866家,包括生产企业473家、经营企业13393家,其中A级17家、B级388家、C级2474家、D级10987家。包保干部共计4177名,其中市级17名、县级213名、乡级972名、村级2975名。二是进行食品“三小”摸底和数据校验上报。进行食品“三小”(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摸底,做好数据校验,及时上报。截至目前,我市“三小”摸底数量共计20205家,其中小作坊817家、小摊贩586家、小经营店18802家(小餐饮9667家、小食杂店6877家、现场制售2258家)。三是推进“两个责任”督查督导。积极开展市级“两个责任”督查,并督促指导县乡层级督查广泛开展。自3月中旬起,14个市级督查组每周对各县(市、区)食安办及运城经济开发区进行督查,并报送落实推进情况。全市各级包保干部,按照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每月进行一次督导的要求,积极深入包保主体,对各层级企业进行全覆盖督导,2023年第一季度督导完成率为97%。四是做好人员培训。加强“两个责任”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市级已组织了4次轮训,共培训4300余人,各县乡也对县乡村人员进行轮训,包括食安办人员、包保干部和企业食品总监和食品安全员三类人员。3月17日,召开了全市运行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及移动端应用培训会,对各县食安办人员及包保干部进行专题培训,让大家熟练掌握平台及APP终端运用相关技能,全面提升包保任务信息录入质量和水平,为“两个责任”落实落地提供数字技术和人力支撑。五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各级包保干部的督导作用,指导督促企业配齐配全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并进行公示。目前,全市食品企业共配备食品安全总监454名、食品安全员14563名。督导企业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台账,落实主体责任新机制及相关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常态化运行打好基础。六是实施协调调度。跟进了解全市各县工作进度,掌握工作动态,对健全完善台账、校验上报数据等工作及时协调调度,并督促食品相关科室对各县“两个责任”工作进行条线指导和分类指导。

二、夯实项目基础,突出优势亮点,完成迎接创建国家评审验收。通过紧张细致的协调筹备,3月1日至4日,迎来了国务院食安办评审验收组对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现场评审验收。市委书记丁小强主持验收见面会,市委常委、副市长董旭光出席,副市长刁海鹏代表市政府汇报工作。验收组对我市示范引领项目进行了检查,对相关市领导进行了创建访谈,对我市盐湖、平陆、芮城、永济、临猗和运城经济开发区等6个辖区的28个明查点位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对我市创建进行了暗访。目前,评审验收其它环节依然在进行中。我们不能以评审验收为终点,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围绕“两个责任”落实落地,继续抓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绝不能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在迎接评审验收中,近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做好明查暗访点位创建。积极迎接创建评审验收工作,市县根据创建标准要求,逐项对照,查缺补漏,完善提升,做实做细全市4500余个明查暗访点位以及其它重要部位的创建工作,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夯实基础。二是做好示范引领项目创建。积极聚焦“智慧监管”“信用监管”“校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社会共治”“高质量发展”等示范引领项目,聚焦培育运城创建优势,打造运城创建亮点,积极做实做优,让示范引领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实现最大创建成效。三是做好创建督导检查。组建创建工作督导组,深入全市13个县(市、区)和运城经济开发区,多次对创建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彻底整改,并梳理汇总、分析原因,形成对策,督导创建工作对照标准、弥补不足,克难攻坚、提升完善。四是做好创建验收活动筹备。积极进行筹划、协调,完善创建资料,准备会议材料,安排活动流程等,顺利完成创建验收各项会议、活动筹备工作。

三、围绕质量安全,坚持产好管好,积极打造运城农产品品牌优势。围绕“打造现代农业强市”目标,聚焦农业“特”“优”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守底线拉高线一起抓,保安全提品质同步推,坚持强化源头治理,着力筑牢每道防线,不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稳中向好态势。一是压实主体责任。印发了《运城市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实施方案》,以“五联五提”举措为引领,通过基层网格全员联动、从产到销全程推动、线上线下全网拉动的亮证方式,引导生产经营者树牢“不合格不上市”的理念,使承诺达标合格证真正成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证、农产品的身份证,进一步压实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各县(市、区)持续加大对承诺达标合格证实施主体的巡查检查力度,督促指导辖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自控自检基础上规范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通过就近设置服务点、免费提供耗材等方式支持农户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指导收购主体落实收取保存和分装、混装后再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的要求。二是强化追溯管理。统筹推进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与追溯管理衔接融合,大力推广“合格证+追溯”制度并行模式,建立完善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名录,不断加强国家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推广应用,积极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标杆企业。今年以来,全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已试行主体(含农户)639个,累计开具合格证4832份,附带合格证上市农产品8754吨。三是开展农资整治。持续深入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切实解决禁限用药物违法使用、非法添加和常规药物残留超标问题。组织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部门在“两节”期间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不落实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和兽药使用休药期规定、私屠滥宰等违法违规行为。2月28日,印发了《关于开展“农资忽悠商”整治“百日行动”的通知》,在全市组织开展为期100天的整治“百日行动”,坚决严查严打坑农害农行为,保障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四是实施人员培训。2月23日,组织各县(市、区)果业标准起草单位或个人参加线上标准化培训,强化果业从业者标准化种植与管理理念。3月7日,举办全市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会,出口水果注册果园基地负责人、果业生产大户、各县(市、区)果业科技人员等参加了此次培训。会上两名果业技术专家分别作了“出口水果有害生物综合防控”和“果树害虫的绿色防控技术”知识讲座,提高了果园管理人员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水平,加大了出口水果注册果园果品质量安全保障力度,助力运城果业高质量发展。五是注重品牌塑造。制定“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产品品质提升”“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方案,充分发挥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在产品端的带动作用,全力推进以基地为核心的优质农产品供给体系,打造高品质好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参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有机旱作晋品等品牌评选,积极争取国家级产业强镇建设项目,推进山西晋南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等国字号工程建设。今年拟新申报绿色食品61个、“圳品”10个,目前已审核绿色食品申报资料22家30个产品,“圳品”申报资料3家。新认证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目前已审核上报3个产品)、有机旱作晋品6个。今年拟围绕关公大宴系列食品,促进特色食品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帮扶王来成农产品有限公司新建食品级标准化生产项目,建成黄河金三角地区最大的芝麻油及芝麻酱生产基地。最近,临猗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国家级产业园创建中期评估,在全国53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园中综合得分排名第14位,该园区依托商祖猗顿和优质果品两个标志性名片,充分发挥果业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北方现代种业基地、北方农产品物流基地、北方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北方渔药产业基地、北方农产品仓储基地、北方农业科技人才孵化基地,共涉及8个乡镇111个村。稷山县特色食品协会,积极指导企业申请注册“板枣、饼子、麻花、鸡蛋”各类注册商标,发布团体标准,规范统一形象,促进了稷山麻花、饼子、鸡蛋、板枣经营店形象的提档升级;牵头组织30家四宝产品、特色美食小吃走进太原龙城参加后稷论坛稷山四宝第二届推介体验活动;编制饼子技艺制作教材,连续举办两届“饼子王”技能大赛、麻花展示活动,推动了稷山麻花、饼子内核技艺的传承创新。

四、强化风险监控,打击食安犯罪,守牢底线维护稳中向好总形势。按照食品安全工作部署,以问题为导向,聚焦重点领域、环节、部位、人群,推动风险监管关口前移,强化风险监测防控,提高抽检质量,做实做细风险排查整治,加大打击违法犯罪力度,建设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严格守牢食品安全底线,严防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一是排查春节食安隐患。开展春节食品安全专项行动,主要围绕旅游景点、商业综合体、节日临时举办的小吃街、承办团圆饭、年夜饭及集体聚餐的餐饮服务、超市、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以肉及肉制品、生鲜乳及乳制品、饮料、水产品、食用油、粮食类产品、调味品、酒类、糖果果干、散装食品等节日消费量大的食品为重点品种,进行春节市场全方位整治,积极规范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加工经营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洁工作,严格落实索证索票、进货查验等制度,共检查食品销售者2305家次、食用农产品销售者287家次、农批农贸市场66家次,发现问题9个,主要集中在散装食品防蝇防尘设施配备和票据不齐全两个方面,对存在问题全部整改,确保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春节。二是聚焦重点严厉整治。对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重点品种食品开展专项整治。对食用油、食醋、肉制品等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体系检查,对国抽、省抽、市抽等食品抽检中连续出现问题线索企业,实施飞行检查和集中整治。严厉打击各种非法添加、虚假标注等食品生产不规范行为。对20批次食用植物油进行抽检,合格率100%,对1家严重失信的小作坊拟列入黑名单。3月15日,组织市场监管人员观看央视“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晚会,重点关注有可能进入我市的曝光食品。3月16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对流通环节粮食类产品监督检查的通知》,对我市销售的粮食类产品进行全面排查,共出动执法人员1348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126家,检查了金龙鱼、香满园、成强御贡、稻花香、诺敏河、爱帮大米等产品,未发现有“3·15”曝光的合肥市香王粮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淮南市寿县永良米业等企业生产销售的大米。3月底,启动了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组建了该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聚焦外卖平台落实主体责任、餐饮单位日常监管、加大重点环节执法力度、制订实施标准建设、宣传引导助推社会共治等重点工作,通过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曝光一批违法案件、制定一批团体标准、宣传一批典型经验,坚决遏制餐饮铺张浪费势头,提升餐饮业节约经营、文明经营程度,在全市养成节约用餐、文明用餐良好社会风尚。三是做好校园食安防控。开展2023年春季开学学校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排查使用腐败变质和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餐饮具清洗消毒不合格、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要求学校食堂对餐饮油烟净化机每月进行一次清洗,并进行记录。推进各学校以肉蛋奶、米面油等食品原料为重点,实行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制度,签订采购合同,明确供货者食品安全责任和义务。明确专人负责食品原料进货查验,严格执行查验和索证索票要求,构建食品追溯体系。在食堂醒目位置建立信息公示栏,将食品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学校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成员及监督举报电话、一周供应食谱等信息进行公示,组织开展学校食堂开放日,接受学生家长的监督,提高师生家长满意度。以打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校园环境为目标,对城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周边200米范围内食品流动摊贩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违章占道经营摊点、流动餐饮摊点、噪音加强清理整治,切实保障校园周边食品卫生安全。四是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控。督促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机构加强培训,提升检测能力,提高检测准确率。加强技术指导,提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食源性疾病病例报告率,确保100%开展,深入医疗机构现场核验报告卡数据。落实部门通报会商和信息报送工作,加强部门间风险监测交流会商。发现与食品安全有关的食源性疾病信息,及时通报市食安办及相关单位。五是全力打击食安犯罪。2月8日,召开2023年度行刑衔接联席会议,就完善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打击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领域违法行为进行会商,凝聚行刑衔接合力,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共同守护好人民群众合法权益。3月10日,在临猗县庙上乡启动“运城市2023年‘利剑护农’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专项行动”,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时节、关键环节、关键主体、关键产品,开展农资质量、品种权保护、农产品质量安全、动物卫生监督、渔政、农机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农资市场秩序、违反动物防疫规定、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民群众利益。六是提升数字智慧监管。继续充分利用总局“食品生产监督检查数据管理系统”开展企业日常监督检查,从计划设置、计划实施、上报数据、统计分析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管理,一季度日常监督检查数据已全部上网。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应用和数据归集工作的通知》(运市监食通函〔2023〕1号),组织开展系统应用和数据归集工作。对全市8家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责任人和所在辖区市场监管人员进行了一对一培训,要求市场主体于3月15日前将相关数据录入监管信息系统,监管人员每月最少对辖区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一次检查,并于每月的1至5日将检查情况通过系统进行报送。七是建设食安基础设施。积极健全完善餐厨垃圾从收集、运输到资源化利用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实施总投资约1.46亿元,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餐厨垃圾200吨的运城市餐厨垃圾处置及资源化利用PPP项目,争取2023年底建成投入运营。建设完成后可实现中心城区、运城开发区、盐湖区、夏县城区、平陆县城区所有餐厨垃圾的无害化处置。

五、加大宣传力度,推进社会共治,提升治理成效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积极探索创新宣传载体和形式,聚焦氛围创造,持续开展、不断强化多渠道、多媒体、多媒介的全方位、立体化宣传,开展食品安全法制、科普、管理规范和创建宣传,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提升宣传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激发公众支持、参与食安创建的热情,提升食安治理成效,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让人民群众具有更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强化迎接验收宣传。在搞好食品安全宣传“五进”活动,积极利用街道路名牌、公交车车体及语音报站、出租车等,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传统媒体和抖音、微信公众号、电信短信、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作用进行宣传的基础上,根据创建标准的要求,聚焦城区及各县重点场所、明显环节和主要城区街道、窗口单位食品安全宣传的落实情况,下发文件和深入盐湖区、运城经济开发区等开展基层督导检查,促进各县各部门及企业,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志愿者现场咨询、印发宣传资料、摆放展板、张贴标语、悬挂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把各项宣传举措和要求落实到位,不拖创建验收后腿。二是强化城区食安宣传。“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为主题,在临街餐饮门店、三大夜市等重点区域以及校园周边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向临街餐饮经营户、学生现场讲解食品安全知识及常识,共同打造健康安全卫生的食品购买、消费环境。三是强化农业食安宣传。广泛宣传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禁限用农药名录、禁用停用兽药清单、农(兽)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以及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在乡村醒目位置张贴《致全市广大农民朋友及农资从业者的公开信》,告知责任主体法定义务和违法后果。四是强化校园食安宣传。积极组织学校在春季开学前,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法规意识。春季开学集中一周时间开展“安全第一课”教育,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加大创建宣传力度,营造校园创建浓厚氛围。五是强化反餐饮浪费宣传。3月启动的制止餐饮浪费专项行动中,积极开展制止餐饮浪费宣传,制作相关视频,在运城市电视台、抖音、市场监管局局官方网站等多渠道多媒体发布了《引领食尚 拒绝“剩”宴》《节约粮食 拒绝浪费》制止餐饮浪费宣传片,积极营造节俭用餐、文明用餐的浓厚舆论氛围,推进专项行动深入开展。

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我们要把做好食品安全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要求,奋发作为、克难攻坚,勇毅前行、久久为功,围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两个责任”落实落地,不断强化“从田野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产业全链条监管、企业全过程管理的力度,不断提升我市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维护我市食品安全稳中有进、持续向好的总体形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方位推进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