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情况的报告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编制情况的报告

 ——2023522日在运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运城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  路  华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总规》编制的重要意义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构建“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五级”是对应行政管理体系,分国家、省、市、县、乡镇级五个层级;“三类”是指规划的类型,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是“五级三类”规划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相融合,形成“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也是全市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指导各类建设提供基本遵循和依据。《总规》体现了综合性、战略性、协调性、基础性和约束性,在全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统筹协调作用,是对《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落实和深化,是运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相关专项规划的基础,是详细规划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对保障国家和全省战略有效实施,实现运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规》编制开展情况

《总规》于2019年底正式启动编制,工作过程中,我们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决策部署,坚持党委领导、政府组织、部门协同、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工作方式,按要求完成了《总规》成果的编制。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2019年12月,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运城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组织开展工作,为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精心组织规划编制。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牵头,组建了由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组成的高水平技术联盟,经过近4年多轮次修改完善,形成了《总规》初稿。

三是充分征求各方意见。2023年3月形成《总规》征求意见稿。4月20日,书面征求市发改、交通、水务、文旅、农业农村、环保等52个相关单位以及13个县(市、区)人民政府、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意见。4月8日至5月7日,通过市政府网站对《总规》进行了批前公示,征求公众意见,公示期间无异议。4月28日通过省自然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

截至目前,《总规》经过多轮修改,已编制形成包括规划文本、说明、相关图表及数据库等内容的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送成果,并经市规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

三、《总规》特点和编制的基本原则

《总规》立足运城实际,在摸清现状底图底数的基础上,坚持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谋划全市国土空间规划格局,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运城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空间支撑和保障。

(一)《总规》特点

1. 上下传导,构建规划传导体系。《总规》一方面落实《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和《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运城的战略引导和底线约束要求,另一方面对县级乃至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提出具体分解落实要求,从而有效指导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

2. 体系重构,实现多规合一。《总规》将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空间规划相融合,以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为核心整体性重构空间结构,解决各类空间规划重复、矛盾、打架的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规合一”。

3. 图数一致,实现精准化管理。《总规》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为基础,按照自然资源部《市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指南》要求,基于清晰的底数底图,形成规划文本、图件一致的数据库,并依托平台构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一张图”系统,实现国土空间矢量化、精准化管理。

(二)《总规》编制原则

1.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规划编制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永续发展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规划编制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自然和人文禀赋以及发展特征,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开展规划编制工作,突出地域特点、文化特色、时代特征。

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原则。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塑造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 坚持底线思维原则。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编制规划,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增强城市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四、《总规》的目标

《总规》紧紧围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明确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全面建设新兴产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知名旅游强市。

规划到2025年,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取得重要进展。市域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统筹协调明显改善,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晋南市域中心城市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特色产业体系构建实现新突破,城乡融合发展形成新格局,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

规划到2035年,基本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立健全市域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协调机制,基本建成区域对外开放门户。综合实力、创新能力、开放活力、文化软实力大幅跃升,基本建成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基本建成新兴产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和知名旅游强市,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资源利用更加集约,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规划到2050年,全面建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各项发展指标达到区域先进水平,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为推动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谱写更美好的运城篇章。

五、《总规》主要内容

(一)规划范围

《总规》范围为运城市行政辖区,包括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规划层次。

市域包括一区两市十县,总面积约1418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为市政府所在地规划建设空间较为集中的区域,包括盐湖区大部分城镇建设区域(含运城盐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盐湖区范围),总面积约234平方公里。

(二)规划基础与风险挑战

1. 国土空间利用现状。运城市全域国土总面积为14183.48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11454.9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485.94平方公里,自然保护与保留用地1242.58平方公里。

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农业(种植业)生产适宜区面积4144.4平方公里、一般适宜区面积4818.93平方公里、不适宜区面积1791.5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9.22%、33.97%、12.63%。农业发展主要集中于市域中部。

生态保护极重要区面积为3428.68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4.17%,主要分布在市域南部的中条山区,涉及县(市、区)包括永济市、芮城县、盐湖区、平陆县、夏县、闻喜县、垣曲县、绛县,区内有黄河运城湿地保护区、后河水库、太宽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此外,在黄河流域沿线、市域北部的吕梁山区和中部的孤峰山、稷王山等地区也存在少量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

城镇建设不适宜区面积402.87平方公里,城镇建设一般适宜区面积7193.52平方公里,城镇建设适宜区面积3158.42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2.84%、50.72%、22.27%。城镇建设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中条山以北、地势相对平坦的区域,该区域交通网络发达、地质灾害风险低、城镇发展空间潜力较大。

3. 国土空间主要问题。水资源瓶颈问题突出,国土空间利用格局有待优化。耕地保护压力较大,土地利用效率仍需提升。历史文化传承利用不足,与城市发展融合度不高。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有待优化。主导产业转型压力大,新兴产业带动力较弱。区域交通体系有待完善,区域中心职能有待提升。

4. 国土空间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一是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新要求。二是落实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的新任务。三是实施“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部署的新要求。

(三)城市性质和人口规模

1. 城市性质。统筹考虑运城发展基础和潜力,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确定城市性质为“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一区”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两城”即晋南市域中心城市、全国新发展格局关键环节城市;“三强市”即新兴产业强市、现代农业强市、知名旅游强市;“三高地”即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

这一定位既是落实《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对运城市战略要求,也与《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保持一致,体现国土空间规划与发展规划的充分衔接。

2. 人口规模。统筹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规划至2035年,市域常住人口达到513万人左右,城镇常住人口36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四)国土空间格局

1. 国土空间控制线。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省级下达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守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规划期内,全市耕地面积不小于567.66万亩(3784.4平方公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小于491.92万亩(3279.46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前丘陵和东部平原区域。

保障全市生态安全底线,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将生态功能重要、生态环境敏感脆弱以及其他有必要纳入严格保护的区域划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严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80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中条山和黄河沿岸等区域。

在优先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的基础上,充分尊重自然地理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城镇紧凑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重点保障中心城区、县城及开发区的用地需求。全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为611.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4.3%。

2. 主体功能区。落实和细化国家与山西省主体功能区战略,以乡镇为主体功能单元,划定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城镇化地区三类主体功能分区,其中,盐湖区、河津市、永济市为省级城市化发展区,稷山县清河镇等42个乡镇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平陆县曹川镇等16个乡镇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

3. 国土空间总体格局。统筹发展与安全,落实全市建设“五条绿色走廊”的战略部署,构建“一带一屏、三廊多片区,一核两轴、三翼七支点”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保护格局:“一带”即沿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一屏”即中条山生态屏障。“三廊”即沿汾河、涑水河、峨嵋岭的三条生态廊道。“多片区”即市域内多个农田集中片区和自然保护区等集中分布的保护性片区。

开发格局:“一核”即以盐临夏一体化构成的全市综合发展核心。“两轴”即以大运高速-大西高铁和呼北高速-浩吉铁路为依托的两条空间发展轴。“三翼”即永济市、河津市、闻喜县三个市域副中心城市。“七支点”即万荣县、稷山县、新绛县、绛县、垣曲县、平陆县、芮城县共七个县城。

4. 规划分区与用途结构。锚固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将全市划分为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城镇发展区、乡村发展区和矿产能源发展区六类规划分区,并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和要求。

规划对耕地、林地、草地、园地、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建设用地、陆地水域、湿地及其他土地等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五)农业农村发展

1. 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实施耕地进出平衡。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确保生产力稳步提升,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确保耕地数量和布局总体稳定。

2. 农业发展格局。构建“一带三区、多园多点”的市域农业空间结构。“一区”即盐临夏都市农业发展区,依托盐临夏一体化发展要求,全面推进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一基地”即黄汾百万亩粮食优质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在黄河和汾河沿岸8个县(市)连片集优质粮食生产、高档水产、林果苗木、休闲度假、生态绿化于一体的百万亩特色经济带;“三带”即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峨嵋岭绿色产业示范带和涑水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七板块”即全市形成规模效益的优质粮食产业板块、优质水果产业板块、绿色蔬菜产业板块、畜牧水产养殖板块、中药材产业板块、现代种业产业板块和农产品加工业板块。

3. 乡村振兴。分类推进乡村振兴。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演化趋势,引导农村居民点差异发展,将村庄划分为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其他类等五种类型。

激发乡村内生动力。促进农业种植等第一产业、农副产品加工等第二产业和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统筹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根据村庄的功能、规模、区位等因素,借助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引导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推进土地综合整理、耕地质量提升、撂荒地整治,科学有序推进有潜力地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整治复垦因采矿破坏和灾害毁损的耕地,在巩固和提高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质量水平的基础上,继续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合理开发利用腾退宅基地、村内废弃地、闲置宅基地,积极引导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提高农村宅基地利用效率。

(六)生态空间保护

1. 生态空间结构。“一带一屏三廊多片区”的市域生态空间结构。“一带”即沿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带;“一屏”即中条山生态屏障;“三廊”即沿汾河、涑水河和峨嵋岭生态廊道;“多片区” 即多个生态和自然资源集中布局片区,包括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等。

2. 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以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为补充的运城特色自然保护地体系。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保护。

3. 自然资源保护利用。水资源:按照“用足黄河水、用好地表水、压采地下水、多用再生水”的原则,坚持贯彻“节水优先”的理念。深化用水制度改革,节约集约利用水资源,实现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的根本转变,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推动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节水改造。

森林资源:到203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以上。优化林地空间布局,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重点加强吕梁山、中条山、孤峰山、稷王山等山体的森林保育,加强林地资源分类保护利用。强化生态公益林、商品林的用途管制。

湿地资源:构建全市湿地保护网络体系。以黄河、汾河、涑水河、盐湖、伍姓湖为核心,加强湿地资源保护利用与水网体系互联互通,大力改善湿地环境,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构建以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为基本格局的湿地保护体系,推动市域内重要天然湿地得到全面保护,遏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趋势。到2035年,湿地保护率不低于72.5%。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实现绿色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矿山地质环境状况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矿业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绿色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矿山地质环境状况显著改善。矿业及其延伸产业总产值进一步提高,矿业在运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基础地质调查水平持续提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矿产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协调,矿山“三率”(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水平达标率达到98%以上,矿业绿色发展格局全面形成。

(七)城镇功能优化

1. 市域城镇体系。根据区位交通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规模等因素,结合其区域发展引领作用,规划建立“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五级城镇体系。全面增强中心城区承载力,推进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建设。加快大县城建设,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做特做优重点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辐射范围,发挥城乡纽带作用。

2. 推进盐临夏一体化发展。推进盐临夏一体化发展,增强盐临夏区域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带动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性。坚持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城镇支撑,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构建“一核三轴四引擎多支撑”的盐临夏一体化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创新生态集聚区为核心,辐射牵引盐湖区、临猗县、夏县一体发展。“三轴”即以大运、运风、运临三条通道为重点发展轴线,串联盐临夏主要城镇及产业密集区,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四引擎”即以运城经开区、盐湖高新区、临猗现代农业示范区、夏县水头工业园为现代产业空间功能载体和发展引擎,打造新的增长区域。“多支撑”即以点带面,强化多个镇(乡)的产业和城镇化支撑。

3. 推进全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市级-县级-街道(乡镇)级-社区(村)级”四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全面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优质均衡发展。在教育设施、医疗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养老设施、社会福利设施、托育服务、商业设施等方面提出体系构建、规模指标等要求,明确城乡社区生活圈建设内容。

4. 优化产业空间格局。强化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的产业联动,构筑“一核多园”的产业布局空间。“一核”即盐临夏城市功能核心区,承担新兴产业创新、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培育和生产等功能,优先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现代医药和大健康、数字经济产业等产业集群。“多园”即以运城市省级工业园区为主体的工业园区,承担十大产业集群的生产功能,兼顾传统产业升级转型实验探索功能。

5. 城镇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新增建设用地管控,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科学配置新增建设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快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强化闲置土地处置工作,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提升建设用地绩效,严格控制城镇人均用地指标,引导分散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八)魅力空间塑造

1.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系统保护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在内的历史文化遗产体系。统筹划定包括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城市紫线等在内的历史文化保护线。

将历史文化魅力在空间上与运城发展相融合,构建“一环、两带、三片、四线”的融合发展格局。“一环”即环盐湖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集中展示区域;“两带”即重点建设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和“黄河一号公路”精品旅游示范带;“三片”即三个核心魅力空间片区,分别为关公故里魅力空间、新绛名城魅力空间和蒲州根祖魅力空间;“四线”即四条文化旅游线路,分别为根祖文化线路、池盐文化线路、黄河文化线路和红色革命文化线路。

2. 加强文旅融合。促进文旅融合,保护传承利用好传统优秀文化。以建设关公故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关公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突破,以绿水青山中条新生态文旅经济示范带和“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精品旅游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加速文旅产业产品升级、基础再造、业态重塑、场景革命,全面叫响“关公故里 晋是好运”文旅品牌。

3. 城乡特色风貌。保护并彰显大尺度“山-水-城”空间格局,注重城市与周边山体、水系之间的景观轴线、视廊和对景关系,突出开敞空间、建筑高度和天际线、城市色彩和风格等的控制和引导,延续和强化山水格局。塑造“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尺度宜人”的城镇地区风貌和“田园风光、晋南风情、时代风尚”的乡村地区风貌。

(九)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1. 综合交通体系。航空:规划形成“一支多点”机场布局,“一支”即运城张孝机场,加快推进机场提升改造,提升机场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区域航空物流中心;“多点”即永济市、临猗县、稷山县、万荣县、绛县、芮城县、河津市、垣曲县等通用机场。

高速铁路:在现状大西(大同—西安)客专的基础上,规划新增运三(运城—三门峡)高速铁路、运济(运城—济源)高速铁路,衔接郑西(郑州—西安)客专,加强与中原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间的联系;规划新增韩侯(韩城—侯马)客专,积极融入晋陕豫通道,衔接西安向北包茂走廊,对接呼包鄂榆城市群。

普通铁路:在现状南同蒲(太原—华阴市)铁路、浩吉(浩勒报吉—吉安)铁路、侯月(侯马—月山)铁路的基础上,规划新增运济(运城—济源)铁路,进一步融入晋煤外运南通道。积极推进南同蒲铁路城区段外迁及增复线工程,减少其对城市的割裂,增加运输能力。

高速公路:构建晋、陕、豫畅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形成“五横四纵”的高速公路布局体系,西部及南部方向打通运三高速跨黄河大桥、荷宝高速临猗黄河桥等跨黄河节点,强化与陕西省、河南省快速联系,提升运城市西南方向出省便捷性。推动高速公路网络化建设,提高高速公路覆盖与服务水平。

普通干线公路:重点推动普通公路提质升级,提升普通公路覆盖能力,完善网络布局。强化普通公路的基础作用,普通国省道覆盖所有县级以上节点、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加大国省道改造,规划形成内外联通的“812”(即8条国道和12条省道)普通国省道路网布局结构。

农村道路:因地制宜建设“四好农村路”,推进连乡通村道路提级改造和过窄农村公路拓宽改造,建成连通城乡、进村入户、舒适畅行的农村公路网。国省干线与农村公路有机衔接,发挥交通运输对运城市乡村振兴发展的引领、支撑和保障作用。

旅游交通:以服务支撑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围绕“五条绿色走廊带”建设要求,打造黄河一号、汾河、涑水河和中条山“三水一山”特色旅游公路体系。大力推进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支线连接线建设,深度融入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形成独具晋南特色的黄河文化风情体验带。

2.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建设小浪底引黄二期工程、古贤山西供水工程、运城市部官场水改扩建工程和大水网调蓄库工程等大型水利工程,完善供水管网布局。夯实农业水利基础,大力推进农业灌溉工程建设,加快灌区现代化建设,实现节水灌溉全覆盖。通过管网改造、建设水源工程、加压站、调蓄设施(夹马口灌区灌溉调蓄库工程)等,全面提升农村人口供水水平。

建设集约高效的供水系统:统筹城乡供水,以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其他县城为核心,同时辐射周边重点镇、一般镇和农村地区,同时辐射周边农村地区,构建集成共享、互为备用的供水系统,提高供水效率,保障供水安全。

完善城乡排水系统:统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布局,加快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设施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安全高效的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系统。加强城市排水河道、排涝渠、雨水调蓄设施、雨水管网和泵站等工程建设。

全面优化电网建设:完善市域电网主网架结构,优化电力设施空间布局,推进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坚强智能、经济高效、绿色低碳的能源互联网。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合理配置区内电力能源。

完善油气官网设施布局:全面落实“气化山西”战略和全省“三纵十一横”天然气主干管网布局,规划气源为西气东输和煤成气,加快推进盐湖-平陆-三门峡输气管道建设,建立多源多向的天然气供应系统。

构建新型供热体系:优化供热结构,形成以热电联产、区域锅炉供热为主,燃气和其他清洁能源为辅的供热模式。中心城区和各县(市)城区优先发展集中供热系统,推进机组设备绿色低碳化改造,充分利用余热资源,实现平原地区清洁取暖全覆盖。农村地区优先发展分散式供热系统,因地制宜推进可再生能源供热。构建“多元发展、清洁低碳、综合集成”的新型供热体系。

建立绿色可持续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面推进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全市范围内推广垃圾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提升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创新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方式。

构建引领性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推进5G网路规模化建设为基础,构建“5G+卫星互联网+千兆光网+智慧专网+物联网”全方位、多层次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体系。

3. 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国土空间安全韧性水平,推进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疏散救援通道等防灾减灾空间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推进防洪工程、消防安全工程、人防工程、应急避难工程、抗震减灾工程建设。结合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强防疫场所规划建设,加强重大危险源管控,构建多层级的疏散救援通道体系,完善生命线应急保障体系。

4. 海绵城市建设。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运城市城市发展,实现雨水资源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建设“黄河沿线盆地、谷地型”海绵城市的典范。规划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到2035年,力争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十)中心城区空间布局

1. 空间结构。中心城区坚持增存并举、内涵提升的发展思路,以老城区为基点,实施“中优、北进、东拓、西合、南联”的空间发展策略。规划形成“一核统领、两轴带动、城湖相映、组团发展”。“一核统领”即发挥盐临夏区域中心区位优势,释放机场、高铁区域交通枢纽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创新生态集聚区,集聚创新服务功能,打造城市经济增长极。“两轴带动” 即城市创新发展引领轴——依托解放路,串联老城综合服务中心、创新生态集聚区、盐湖高新区和高教中心等,形成创新融合的城市南北轴线;绿色转型发展示范轴——沿机场大道、红旗东街、河东东街等东西向主干路网,串联老城综合服务中心、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运城经开区等,形成多元活力的城市东西轴线。“城湖相映”即统筹城市开发和盐湖保护利用,改善城湖关系,提升滨湖空间可达性、视线通透性和风貌协调性,塑造水城共融、城湖相映的空间结构和意向。“组团发展”即为避免城市蔓延发展,防止大城市病,按照“中优、北进、东拓、西合、南联”的空间发展方向,结合生态廊道、交通廊道等,形成蓝绿交织、集约紧凑、组团发展的空间格局。

2. 蓝绿空间网络。结合中心城区外围生态资源布局,连通公园绿地与开敞空间,规划形成“一湖两岸、两环三廊、多点辉映”的蓝绿空间。“一湖两岸”即盐湖及生态旅游休闲带。其中,盐湖北岸强化生态休闲,南湖南岸强化生态文旅。“两环三廊”中“两环”包括“城市公园环”和“郊野公园环”;“三廊”包括中部生态廊道、“姚暹渠-南同蒲”生态廊道、高铁高速廊道。“多点辉映”即沿分布在中心城区片区公园、社区公园、街头绿地、带状公园等点状绿地空间

3. 城市空间形态与风貌管控。塑造“和谐优美、古今交融、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遵循整体风貌分区原则,中心城区风貌划分为三类地区进行管控引导,包括传统风貌区、本土风貌区和现代风貌区,实施差异化引导。中心城区的城市色彩主题形象定位为“淡雅明快,丹墨点睛”。结合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城市组团、街区和建筑群的整体设计,塑造“轮廓舒展、韵律起伏”的城市天际线,展现新时代城市形象。

4. 公共服务中心体系。规划形成三个城市中心和三个组团中心。三个城市中心分别是老城综合服务中心、位于创新生态集聚区的创新中心和位于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区的文化中心。三个组团中心是运城经开区空港中心、盐湖高新区高教中心和西部组团会展中心,分别确定办公、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服务、商业服务等设施规划布局和配置指引。

5. 城市综合交通。优化内外路网衔接,完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提升城市道路网密度,打造层次分明、快慢有序的路网体系,强化路网体系对城市空间布局支撑。结合城市发展形态及盐临夏一体化发展目标,加强盐临夏及各组团间快速联系,构建“三横两纵”快速路系统。优化主干道路网,引领城区扩容提质,规划“六横七纵”的骨架主干路以及18条一般性主干路,实现盐临夏地区之间20分钟互达,城区居民15分钟上快速、20分钟上高速,产业区15分钟连接高速出入口。建立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导、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助、路内公共停车设施为补充的城市停车系统。结合城市绿色廊道及主要道路,构建友好的非机动车出行环境,串联主要城市公共空间节点,形成非机动车廊道系统。

6. 城市重要控制线。划定城市绿线、城市蓝线、城市黄线、城市紫线等重要控制线,严格落实《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城市黄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

7. 城市更新。积极探索渐进式、可持续的有机更新模式,推进空间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倒逼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式粗放扩张向内涵式效益提升转变。结合运城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划分城市更新类型,对城市建成区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城市功能的持续完善和优化调整,严控大拆大建,严守安全底线,严格生态保护。

8. 地下空间。按照安全、适度的原则,构建以公共服务、停车、防灾及管廊为主的地下空间功能复合体系,推进城市空间立体化发展。

(十一)区域协同发展

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对接沿海发达地区,全面提升运城对外开放水平。与山西中部城市群及关中平原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内外联动,积极融入城市群一体化建设。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产业分工协作,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联手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运城承东启西、贯通南北、辐射中原的区位优势,提高“铁公机”“岸港网”综合承载能力,打通对内对外联系通道,扭住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建设全国新发展格局关键环节城市。

(十二)规划实施与保障机制

1. 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贯彻到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管理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 明确部门工作责任。各部门应依据运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或完善本行业本领域的专项规划,涉及空间利用的内容须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统筹各类空间开发保护需求,确保空间布局不冲突,功能结构更合理。

3. 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将国土空间数字化底图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纳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贯穿国土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等各环节管理。

4. 强化规划传导。通过指标控制、分区传导、底线管控、重点项目、政策要求等方式, 将《总规》确定的战略目标、空间布局和重大任务, 逐级落实到各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级专项规划和国土空间详细规划。

5. 建立规划动态评估调整机制。按照“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要求,定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检评估指标统计和填报制度,对规划实施情况开展评估,适时优化调整,推动规划有效实施。

6. 近期行动计划。明确近期建设项目,全力保障重点片区和重点交通、水利、能源、产业等项目落地实施。

六、《总规》的成效

《总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统筹发展与安全、促进高效能空间治理、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为运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撑和空间保障。

一是划定了“三区三线”,实现了空间管控。按照国家关于“三区三线”划定优先序,全市共划定耕地面积约567万亩,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26.7%,其中永久基本农田约491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421万亩(2809平方公里),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19.8%;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约91万亩(611.4平方公里),是现状城镇建设用地的1.27倍,占市域国土总面积的4.3%。二是落实了上位规划的要求,划定了保护区域,完成了规划基础分析、目的战略确定、空间格局构建、支撑体系布局、规划实施保障等主要内容,形成了我市第一个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解决了空间重叠、各规划相互冲突的矛盾。三是明确了城市性质,对未来人口规模、水资源、各项指标进行了规划预测,城市发展目标和方向更加明晰。四是明确了全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为全市整体性系统性的农业发展、生态保护、城镇建设指明方向。五是谋划了重大项目,通过矢量数据精准上图入库,保障项目落地建设。同时,通过建立数据库和项目清单,为重大项目进行空间预留,更好地保障发展。六是落实了重大交通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和管控要求,为持续提升全市综合承载力做好基础保障。

七、不足之处和下一步工作

《总规》虽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但因客观原因仍有一些不足之处:一是国家要求和地方需求的一些矛盾没有完全解决;二是一些部门谋划项目不充分,造成空间预留不足;三是因政策机制不断完善造成规划需要微调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本次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提出的意见建议,对《总规》进一步修改完善。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建立我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以高水平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运城篇章,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