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2023621日在运城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运城市科技局局长  白根虎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将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我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把构建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四梁八柱”(“四梁”指《运城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战略规划》,《运城市“十四五”新技术规划》《运城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运城市推动“111”创新工程支撑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行动计划》4个科技政策文件),“八柱”指体制机制、企业主体、项目实施、平台建设、人才引育、区域合作、科技服务、创新生态8个方面支撑)。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一)主体队伍日益壮大,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十四五”以来,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速度增长,逐渐成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发展效益日益明显。截至目前,我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4家,较2020年同比增长48.54%,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的31.7%。其中,收入上亿高新技术企业78家,占总数的30.71%。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954.44亿元、657.86亿元,同比2020年分别增长87.8%、172.89%;全市高企拥有有效专利5645件,发表科技论文175篇,形成国家(行业)标准27项,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产业创新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专利授权量达952件,比2020年增长84.5%,研发费用达到41.26亿元,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4.32%,比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高3.36个百分点,成为提升我市研发投入水平的中流砥柱;高新技术企业出口额达到33.43亿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57%,高新技术产品(服务)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科技企业规模逐步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46家,同比增长30.57%,位居全省第二;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8家,位居全省第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1家,高科技创新主体培育工作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二)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业实力日益增强

“十四五”以来,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加强,近三年我市开展各类科研项目640项,其中政府主导351项、企业自主实施289项,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推动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产业基础创新能力不断夯实。以项目为抓手,集中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实现61项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突破。其中,中车永济参与研发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系统,创造了高铁动车组相对交会时速870公里的世界新纪录,为我国高铁事业贡献运城力量;风源机械研制的数控旋风铣机床加工精度达到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为国家航天事业作出贡献。成果赋能提升产业发展效益。2020年以来,在成果转化方面投入资金1340万元,涌现出60项科技成果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实践。其中,在现代农业方面,盐化集团实施的运城盐湖卤虫高密度养殖示范田项目,通过对运城盐湖卤虫进行规模化、科学化养殖,实现总产值6920万元;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方面,寰烁电子的网络教研平台技术开发及应用,为全国名师量身打造了全过程数据记录的教研工作平台,覆盖1200余所中小学校,教师用户4万个,服务师生54万人。

(三)产业集群初具雏形,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特色产业加速集群化发展,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领域占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80%,带动全市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创新能力提升。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明显,主要分布在闻喜、新绛、河津、万荣等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90家,占全市高企数量35.43%,实现工业总产值861.85亿元,占全市77.9%;布局建设了4家省级创新平台和20家市级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加快精品钢、铝镁合金、铜基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产业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先进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永济、盐湖等地,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6家,占全市高企22.05%,营业收入达到109.34亿元,拥有中车永济、大运汽车、天海泵业、中设华晋等上亿企业16家,其中,中车永济、天海泵业引领带动了我市机电制造、水泵两大特色专业镇建设,使产业集聚区的产业集群效应凸显,不断提升竞争力。生物医药产业主要分布在芮城、万荣等地,高新技术企业50家,占全市高企19.68%,营业收入58.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收入46.35亿元;依托亚宝药业、石药银湖行业龙头企业,实施抗新型冠状病毒双特异性中和抗体药物研发等省市级科技项目30余项,加大仿制药、新特药、中成药的研发攻关力度,努力打造中药强市和晋南新特药基地。除以上三大产业外,农产品深加工、节能环保、数字经济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抓好党管科技领导体制,深化关键环节改革创新

把党管科技创新作为第一要务。在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部署,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高规格、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创新驱动相关工作。2023年1月4日,召开了运城市科技创新大会,市委书记丁小强、市长储祥好在会上对全市科技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针对打造区域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科技强市进行全面布局。把体制机制改革作为第一核心。坚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和条条框框的限制,向体制机制改革要动力、要红利、要效率。科技系统机构改革有序推进,适应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管理运行体系加快形成;市级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得到激发;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改革积极推进,建立完善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

(二)抓好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进高新产业发展壮大

坚持以企业培育质量提升、科技企业孵化加速、科技创新政策奖励三大工程为抓手,构建“创业团队—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企业培育链。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引导企业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让企业从源头全过程参与科技创新,在科技重大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四个方面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夯实根基。截至目前,我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4家,完成年度增长目标的270%;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已实现倍增目标,分别达到1106.25亿元、744.88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120.37%、173.92%。持续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大力推动双创服务平台建设,省级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覆盖率达到58.3%,全市25家双创孵化基地充分发挥设施共享、成果转化、产业赋能、人才培育等功能,累计孵化服务企业突破4000家。其中,盐湖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我市国家级孵化器零的突破,毕业企业已达21家,成为我市培养科技企业、带动创新创业的重要支撑。落实高新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坚持对上争取、对下指导,省市县“三级联动”实现同频共振,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补、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惠企政策。针对新认定和三年一度重新认定的高企,市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连续3次通过认定的奖励20万元。2022年,全市高企享受年度减免税总额约8.12亿元,落实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109万元,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激发创新活力。

(三)抓好科技项目立项实施,稳步推动关键技术攻关

坚持把重大科技项目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主要抓手,着力形成新工艺,培育新产品,打造新产业。完善科研项目管理体制机制。突出科技计划项目的引领性、科学性、实践性,按照科技重大专项计划、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研究计划、创新生态服务支撑专项4个大类的思路统筹项目布局,持续推进“揭榜挂帅”等新型项目管理机制,由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示范、成果转化构成的全链条科技创新有序推进。目前,正在研究新版《运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光储直柔分布式光伏高效消纳关键技术研究等8项市级“揭榜挂帅”项目按照预期进展稳步推进,有望年内取得突破。聚焦产业需求实施科技攻关。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导向,按照推动全市重点产业链、特色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择优筛选一批整体实力强、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的高精尖项目立项实施,民用雷达结构功能一体化镁合金主件研发、钢渣梯级利用与建材资源化关键技术与示范等项目稳步实施。近三年全市共承担省级重大专项、重点研发、基础研究等重大科技项目89项,获得扶持资金3334.24万元,鼓励高企实施市级科技项目53项,配套支持资金889万元,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

(四)抓好平台载体建设布局,塑造产业发展核心能力

加强顶层设计,主动靠前谋划,在全市各个高新技术领域布局建设各类产业发展载体,形成驱动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建成各级各类创新平台118个,初步建立起集项目研发、孵化、中试、产业应用等一体化的创新平台体系。产业技术研发方面,铝合金新材料省技术创新中心研发的高强超轻锻造轮毂铝合金开发及其优质锭坯制备集成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加快产业链强链延链;山西省钢铁冶金固废高效低碳利用技术创新中心进行热轧钢筋高效绿色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国际首创了“3+3+2”高精度切分轧制等技术,提高了生产作业率和成材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成果中试方面,山西省镁及镁合金成形技术与装备中试基地建成国内第一条镁合金连铸连轧板材生产线,加快技术成果向工业生产转化,促进我市镁行业由粗初级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型;运城市通风装备重点实验室建设了国内第一条大型轴流通风机试验站,可用于矿山、隧道检测试验。产业应用方面,新能源汽车集成与节能山西省重点实验室研发的远航高端智能新能源乘用车电子电器架构、智能底盘集成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且开发出的新车型已相继亮相成都国际车展、上海进博会、天津国际车展等重量级展会。目前正持续加强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布局建设,不断培育战略科技力量,力争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以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为引领,以市级创新平台为主体的平台发展格局。

(五)抓好科创人才引进培育,构建创新人才集聚优势

高层次创新智力要素加快集聚。认真贯彻市政府人才强市战略、“运才兴运”专项行动、《运城市引进高端人才暂行办法》等决策部署,切实抓好创新人才引、育、留、用4个关键环节,积极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团队,74人入选山西省科技专家库,嗜盐微生物资源利用团队获得省厅创新人才专项支持,为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充分发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集聚人才的作用,为创新人才提供广阔发展空间,目前市级科技人才库已收录1359人,同时收录我市高新产业发展急需紧缺人才234人。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人才。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思路,重点强化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和乡村振兴科技人才两支队伍建设。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立运城技术经理人协会,着力打造一支既懂前沿技术又懂孵化服务的转移转化人才队伍,目前已培养技术经理人651名,推进高水平科技成果和我市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在实现科技助农兴农方面,累计选派省、市两级科技特派员280名,服务乡镇、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444个,带动农户4718户。

(六)抓好区域创新协同合作,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市校合作发展战略持续深化。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加强对外科技合作,探索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目前我市企业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186家,建立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123个,达成项目合作123项(次),建成科研平台延伸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209个。其中2022年我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新签约成果转化项目达60个,全省排名第二,当年投入启动资金2200余万元。成果转化“高速路网”快速推进。坚持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和中北大学运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双轮驱动,打造科技成果转化“高速路网”。西交大运城分中心持续深化企业进高校、专家进企业“双进”活动,促成我市企业与西安、武汉等地高校达成合作16项,签约金额共计1231万元。中北研究院同我市24家企业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拟于今年引进高品质增材制造(3D打印)金属粉中试平台生产线,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后续正式规模化投产奠定良好基础,有力带动我市高端制造领域的发展。

(七)抓好科技服务能力提升,促进创新链条有效联动

把科技服务作为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建立两个公共服务平台。科技资源统筹服务平台——运城科技大市场历经六年的建设运营,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配套最全、工作最完善的科技资源统筹平台,累计开展各类科技服务300次,建设的科技成果供给库、技术项目需求库、科技计划项目库分别入库5030项、1537项、433项,有效激发全市技术市场活跃度,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突破166.6亿元,2022年运城科技大市场荣获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科技情报创新服务平台——运城市科技情报创新服务平台打造了以科技文献为基础,集成专利、标准、成果等创新资源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梳理整合十余种近3亿余条科技创新资源数据,覆盖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等科技人员4000余人,提供前沿科技情报服务1万余次,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科技战略研究、科研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初步建成运城市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集聚物理性能测试仪器、工程实验设备、医学诊断仪器等科研资源1000余台,设备原值超过2亿元。将科技创新券融入仪器共享平台,减轻企业在科研设备购置、运维、更新换代方面的成本压力,提高科技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目前正积极与省厅专家沟通,拟于近期举行运城市科研资源共享平台上线启动仪式。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强化金融赋能,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今年已开展科技金融助力运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面向科技型企业达成授信意向7000万元。后续将联合省科技厅在我市开展全省首次科技金融专项对接活动,进一步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更多源头活水。

(八)抓好创新发展生态环境,推动创新活力充分涌流

坚持内外联动的工作方针,积极推进跨区域科技交流合作,为高新技术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科技成果“引进来”。联合中北大学在我市开展科技成果推介洽谈,对接项目100余项,涉及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等各领域,实现一批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开展的“校企通大讲堂 科技智领未来”系列活动已连续举办16期,引进了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涵盖应用化学、机械加工、先进传感材料等多个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市转化高新技术成果的重要桥梁。科技活动“走出去”。组织开展黄河金三角地区最高规格的区域性创新创业赛事,成功举办首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双创大赛,进一步拓宽和提升了我市开展区域创新合作的渠道和层次。深入实施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为主题的科技对接活动,组织专人赴北京、浙江、湖北等地,面向当地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等单位宣传运城、推介运城。积极开展“科技兴企”专项行动,亚宝药业、黄河新型化工、大禹生物等纷纷建立域外研发基地,中车在西安建立电气研究院,宏安翔在成都建立研发中心,对我市相关产业发展起到关键支撑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同其他地区相比,仍然存在部分短板弱项,制约了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一)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够均衡

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县域发展不均衡和产业发展不均衡两方面。一是受各县(市、区)区域位置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域分布上很不均衡,主要集中在盐湖区、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闻喜县、芮城县、永济市,全市9个县(市)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低于20家,其中4个县不足10家。二是全市高新技术的主体优势集中在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先进制造与自动化3个领域,在其他领域还未形成相对优势与较强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整体提升与创新效能。

(二)高水平科创资源相对不足

与省内其他地市和周边地区省会城市相比,我市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存在不足,全市省级科研院所只有3家,高校数量也相对较少,特别是与地理位置较为靠近的西安相比,我市在高端科技资源、教育资源等方面差距明显,受虹吸效应影响,创新人才流失风险不断加大。我市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数量不多且规模较小,缺少对科技成果价值进行市场评价的权威机构,高质量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匮乏,不利于推动科技成果实现交易转化。

(三)高层次创新人才较为缺乏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创新型、复合型人才较为短缺,大量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平台难以承受高端人才引进的成本,核心科研人员多为流动的客座专家,团队尖子不够尖,中坚力量薄弱,后备人才难以独当一面,没有形成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部分企业的研发机构利用率不高,甚至个别建立的创新平台存在有名无实的问题,引进的科研人才与企业发展的联系不够紧密,同时普遍存在高技术专业人才、领军科研人才匮乏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不懈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理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积极统筹抓好全市科技力量,持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攻坚克难,着力完善区域创新发展体系,全面强化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快在创新高地和区域性创新中心建设上取得突破,为我市打造一流创新生态添砖加瓦,为运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科技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