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关于市人民政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报告的初审意见(书面)

关于市人民政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情况报告的

初审意见(书面)

 

运城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实地考察沿黄省区,为新时期黄河保护治理、流域省区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安排,5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潘志孝带队,市人民政府及市发改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赴临猗县就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了调研。实地查看了山西东睦磁电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磁敏感材料项目、涑水河临猗段河道综合治理提升工程项目、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科技创新产业转移示范园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进展情况,听取了临猗县人民政府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情况汇报。5月22日至24日,我委配合省人大开展《山西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立法前期调研,深入平陆县、永济市、芮城县,一路察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就如何通过立法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交流座谈。结合调研座谈情况,对市人民政府专项工作报告进行了初审。

我委认为,市人民政府及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认真部署,积极推进,举措得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应予以肯定。同时,还存在着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示范区引领作用不明显,发展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强化整体意识,科学规划发展路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把握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增强一盘棋意识,统筹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空间,一体化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要素,建立健全共抓大保护的体制机制。以全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规划为指导,分类施策,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形成“统一中有特色”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强化流域综合治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推动流域内各县(市、区)资源互补,统筹好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着力构建环保支撑经济、经济反哺治理的良好格局。

二、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改善生态质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运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准线。严格执行黄河保护法和相关规划,推进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深化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城乡生活污染防治和矿区生态环境整治,确保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污染治理、美丽河湖水生态保护,努力维护黄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科学推进盐湖保护和开发利用,切实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厚植城市生态底色。针对黄河流域各种特殊问题,对特定区域、特定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由“持续明显向好”到“全面改善”转变。

三、聚焦绿色发展,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现代产业,坚定不移地走好“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五条绿色走廊”建设,不断加大项目谋划储备力度,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深入推进水土保持、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领域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切实发挥重大项目的关键牵引作用。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持续打造“运城苹果”“运城蔬菜”“运城面粉”三大区域共用品牌。全面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锚定“合汽生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延链补链强链招引项目,为加快运城高质量发展集聚动能、积蓄后劲。用绿色转型倒逼企业升级,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用产业“含绿量”提升发展“含金量”。

四、深化文旅融合,保护传承黄河文化。整合沿黄文化旅游资源,实施全域融合工程,推动流域内各区域不同文化业态、旅游产业形态的融合发展,注重发挥大项目、大景区的引领作用,助推发展业态提档升级。打造更多具有运城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寻根、文化遗产等专题文化旅游线路,推动传统技艺、表演艺术等非遗项目进旅游景区、度假区,开发富有运城特色的文创产品,加快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不断丰富沿黄文化旅游产品供给,创新文旅体验。持续完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体、慢行、服务、信息、景观五大系统,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公路发展的各个环节,把“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打造成为生态路、文旅路、产业路、致富路。

以上意见,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