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运城市“一区五带”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报告


—— 2019年10月28日在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

 

运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潘志孝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运城市“一区五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举措,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省委“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的运城行动,是重塑运城经济格局,推进大运城建设的关键之举,是推进我市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顶层设计。

今年2月,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运城市“一区五带”产业发展规划》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人大决议,坚决落实人大决定,全力推进,成效明显。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认识统一,综合施策,联动推进,有效提升了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充分调动了市级统筹发展、县(市、区)竞相发展、市城区率先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不断转型发展、集聚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全市基本形成了“一盘棋、一股劲、一张图、一体化、一条龙”的产业发展态势。

一、主要成效

(一)编制配套方案,拓展了规划落实空间。着力《规划》执行落实,紧扣市委“三个战略定位”“四大战略目标”,围绕“全面抓”“重点抓”“怎么干”,细化了六个经济板块的85项主要工程,提出了40项重大任务,谋划了10项重大行动,明确了4项保障措施,编制印发了《运城市“一区五带”产业发展规划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规划落实落细落地。各县(市、区)、开发区以市级《规划》为总纲领,认真开展实地调研,专题研究,科学谋划,深入挖掘各自所在经济板块的产业、区位等优势,万荣县、绛县、平陆县、芮城县、夏县、永济市编制出台了产业规划,万荣县、芮城县、绛县、闻喜县、夏县编制出台了发展计划和行动计划,新绛县、河津市编制了工作方案等,进一步细化了总体目标、区域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一系列的规划、方案的密集出台实施,在全市上下形成了以市级《规划》为统领、县级方案计划为配套的统一衔接的规划落实体系,为《规划》推进实施提供了有利支撑。

(二)突出优势产业,细化了板块功能定位。紧扣特色产业,凸显产业区域,集聚产业载体,以产业布局统领经济板块功能,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城镇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等融合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主体功能区建设衔接匹配。盐临夏核心区上:运城经济开发区重点规划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轻工食药产业、商贸流通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先行先试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夏县紧盯“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四大主攻产业,主动融入黄河经济带和中条山经济带,建设“现代农业大县、文化旅游名县、生态文明强县、新型工业基地”。黄河经济带上:万荣县实施后土祠旅游综合开发、百祥军事主题乐园、孤峰山生态修复等文化旅游项目,扎实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永济市深度挖掘大唐文化、爱情文化、诗歌文化、黄河根祖文化内涵,实施五大公园提升、沿黄旅游公路、古蒲州历史文化旅游区等项目,打造华夏经典文化深度体验目的地。汾河经济带上:河津市着力焦煤化循环、铝镁合金、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的产业定位,按照“一纲二化三集四为”的工业发展思路,大力打造新型煤焦钢化产业、新型铝镁合金及铝深加工产业基地。新绛县开展了十大“双创”基地质量提升行动,积极推进非遗传统文化“双创”基地和中国晋南文化古建用石基地建设。稷山县提出依托西社工业园,建设山西南部精细化工基地。峨嵋岭经济带上:万荣县健全完善出口水果生产标准体系,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强化农业技术服务,推进“3+3+10”出口水果示范片区建设,积极打造规模化标准化7大特色农业板块和优质粮食生产区。临猗县以构建果品出口三大体系为重点,突出果品生产加工、农业乡村文化旅游、规模养殖三大特色,推进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等项目建设,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最大的果品出口基地。涑水河经济带上:闻喜县发挥建龙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钢材精、深加工,积极发展节能型、高等级、高品质特殊钢,扩大冷轧钢等生产,加快建设中西部精品钢产业基地。绛县推进机械制造业结构调整,提升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建设国家重点先进机械制造业基地。中条山经济带上:平陆县按照“20+30+10”新能源产业格局,形成新型清洁能源集群,打造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绛县以明迈特重组为基底,推进矿热炉建设,推进100万吨铁合金工程,建设安峪工业基地。垣曲县立足有色金属矿的垄断地位和中条山集团的优势,壮大铜选冶炼产业,加强规模化开采和精细化冶炼,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山西铜深加工基地。

(三)着力三大变革,延伸了产业产品链条。紧紧围绕“一区五带”的精准定位和科学布局,提升“一区五带”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功能,不断强化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为支柱、文化旅游为主导、现代服务为支撑、特色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努力走出走好“三条”新路子。焦煤化循环产业:新绛县加快焦油、焦炉煤气的综合开发利用,以恒强化工为龙头,重点延伸甲酸甲脂苯磺酰胺的下游产品。河津市鼓励焦化、钢铁、煤矿企业联合重组,提高产业上下游关联度,安仑化工炭黑、曙光焦炉环保改造等项目正在紧张建设中。铝镁加工产业:重点围绕“建筑和工业型材、铝板带箔、汽车和消费品铸造零部件、电子铝箔”四大产业链条,大力开发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河津市按照“做强母体、延伸链条”的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氧化铝和深加工两条主线,积极发展活性氧化铝等多品种氧化铝和板带箔轧材、特种铝合金等深加工产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运城经济开发区以大运汽车为龙头,加快形成汽车产业横向对接国内整车制造,纵向对接重卡配套企业,吸引零部件配套的完整产业链。永济市发挥中车技术优势,积极开拓民用电机和工业电机市场。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平陆县充分利用各自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加大苹果、山楂、樱桃、核桃、双季槐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本形成了种类多元、特色鲜明、品牌响亮的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万荣县、芮城县、绛县、稷山县、垣曲县发挥在稀土、精品铜、工程塑料、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基础优势,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推进项目建设,拓展应用领域。医药产业:芮城县积极推进医药产业规模发展,围绕亚宝药业,大力发展制药工业,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万荣县发展道地中药材10万亩,建设集中药材生产、购销、集散、配送、加工于一体的医药加工生产基地。文化旅游业:盐湖区、万荣县、芮城县、垣曲县按照全域旅游的思路,深入挖掘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紧扣知名品牌,开发旅游线路、推进景区建设,努力打造四季旅游无淡季的全域旅游新格局。生态修复:围绕建设绿色走廊、道路绿化、护岸修复等,启动实施城市地下管网改建、采煤沉陷区搬迁、环保治理、河道修建等项目,大力推进黄河、汾河流域综合治理,修复生态环境。

(四)大力推进实施,做实了项目投资支撑。实施“一区五带”发展布局,项目建设是核心。各县(市、区)、开发区紧紧围绕各经济带产业重点,系统谋划,大力推进,做大做优项目支撑。河津市:鑫旺设施蔬菜、软籽甜石榴等农业示范园建成挂果,农之龙杂粮加工项目基本完工。积极推进文旅项目,古耿文化园、沿黄公路改线隧道项目开工建设。绛县:九鼎风力发电、富家山风电场二期、天润风电项目进展顺利。平陆县: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规模,改造提质水果经济林基地20万亩,发展特色干果经济林8万亩。稷山县:北都碳材料3万吨超高功率石墨电极项目建设完成。诺博科技4万吨苯酐、普莱克1.2万吨硫化黑项目均已投产达效。阳煤丰喜5 万吨三聚氰胺、永东化工5万吨洗油深加工、4万吨煤系针状焦项目正在推进中。万荣县:建设防水建材产业集群,外加剂科研服务中心总体架构完工,鸿伟益达项目已完工,谷山建材项目正在购买设备。佳维速凝剂和聚羧酸技术改造项目正在进行设备调试。盐湖区: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依托黄河金三角铁路物流中心、晋善晋美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城市北部、西部打造物流集散地。永济市:做大做强铝深加工产业,实施派克30万件铝合金电池箱体、阳煤千军20万件发动机缸盖生产线、海丰铝业年产5000吨铝模板、中弘20万平米铝塑膜板等项目。垣曲县:布局实施中条山年产5万吨高性能压延铜带箔和200万平方米覆铜板、山西五龙年产6万吨金属镁等项目。东鹏家居高级瓷砖、浙美科技PVC装饰材料等项目进展顺利。临猗县:积极推进阳煤丰喜合成氨改造、豪钢锻造煤机配件、泓祥流集散中心、恒岩建材粉煤灰、炉渣综合利用、博成化工甲醛硝酸盐等项目。运城经济开发区:大力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大运汽车车桥(一期)、北航光伏500MW光伏集成等项目。经梳理汇总,全市“一区五带”共实施产业项目799项,完成投资507.7亿元。

(五)坚持创新驱动,深化了产业转型路径。市县两级紧扣“一区五带”产业现状、产业集聚、资源整合、生态修复等重点内容,深化创新驱动,围绕经济转型的8条路子,谋划深入,导向鲜明,路径清晰,措施有力。钢铁冶金向高端化、精品化转型上:闻喜县、河津市、新绛县提出以建筑钢、板带钢、优特钢为方向,加快产品、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型。煤焦化向深加工、全循环转型上:河津市按照“稳定产能、精做下游、焦油气化、创新提升”的思路,打造煤焦化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新绛县建设“煤—焦—化—肥—电—冶炼—建材—物流”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精细化工循环经济。铝镁合金向系列化、深加工转型上:河津市、永济市、闻喜县、盐湖区、平陆县围绕创建铝镁合金科技创新中心,着力打造功能园区,细化延伸了产业链条,明确了发展方向。机械制造向集群化、全配套转型上: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夯实壮大核心产业、培育发展关联产业,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发展壮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永济市、新绛县等提出建设机电制造、机床制造等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向品牌化、有特色转型上:芮城县、万荣县、盐湖区、夏县等提出依托重点企业、产业园区,进一步做大做强现代医药和大健康服务产业。新能源、新材料向绿色化、低能耗转型上:芮城县、夏县、平陆县、绛县等中条山沿县提出了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目标。万荣县、芮城县、垣曲县等积极谋划新型磁性材料、化工材料、陶瓷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发展。数字信息化产业向专业化、高精尖转型上:依托大数据中心,支持电信运营商、寰烁科技、运城中兴等重点企业本地化发展,发展以数据开发为核心的数字化产业集群。旅游产业向大运城、全域化转型上:沿黄8县(市)谋划大景区、规划大线路、发展新业态,努力打造文化旅游新的支柱产业。今年以来,全市共推进实施产业转型项目105项,占产业类重点项目的91%;投资规模1063.3亿元,占产业类项目的87%。

(六)发挥牵引作用,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发挥了引领性、牵引性作用,有力推动了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全面增长,两项指标增速全省第2,两项指标增速全省第3,六项指标增速超全国全省水平。特别是代表整体经济实力的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9.8亿元,同比增长7.8%,高于全省增速0.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连续十个季度保持了7%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总量和增速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其中一产增加值97.2亿元,增长2.2%;二产253.7亿元,增长9.1%;三产399亿元,增长8.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39.8%、56.7%。今年8月份四项指标,一项指标增速全省第1,一项指标增速全省第2,一项指标增速全省第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67.9亿元,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359.4亿元,增长6.1%;限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162.8亿元,增长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6.1亿元,增长11.1%。

二、存在问题

(一)推动力度有待加强。部分县(市、区)和市直部门主观上对《规划》的重视程度不够,主动谋划推进优势产业的意识不强,走老路,用老办法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还有的仅仅是制定了方案和措施,但实际工作推动力度不大。

(二)生产形式较为粗放。部分企业技术创新不够,工业企业对资源依赖较为严重,生产形式科学化、精细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多龙头企业在产业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组织形式、经营管理等方面带动辐射作用不强,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较弱。

(三)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农业生产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综合生产能力较弱,农产品加工附加值较低。工业结构单一,层次不高,创新不足,应对风险能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成长不快。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不够。

(四)项目建设推进不快。谋划项目、推进项目的氛围还不够浓厚,产业项目整体呈现数量不足、投资规模偏小,骨干支撑项目缺乏。部分项目受土地、环评、规划、资源配置等前期工作滞后等因素影响,推进缓慢。

(五)生态环保压力较大。特别是煤化工、钢铁冶炼、建材等产业受环保约束,节能降耗任务艰巨。推进绿色发展、生态发展任重道远。

三、下步措施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指示,聚焦大运城建设“三个战略定位”“四大战略目标”,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决议决定,因带制宜、分类施策、协调协作,扎实推进人大决议落到实处,锲而不舍的推动《运城市 “一区五带”产业发展规划》取得实效。

(一)强化体制机制抓推进。加强顶层统筹协调力度,落实规划领导责任制和推进落实工作机制,综合部署实施,协调推进落实。实行规划目标责任制,分板块细化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建设项目,按年度分解落实,建立工作台账,严格市县和部门责任,并列入年度绩效考核。加强市县两级对接协调,形成合力,在政策制定、资金支持、项目安排等方面加大支持。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进展与效果监测评估制度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任务等进行必要调整。严格实施规划督促检查机制,领导组办公室定期梳理实施情况并进行督导检查。

(二)强化板块功能抓推进。突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在“盐临夏”核心区的引领地位,进一步引进和发展大数据产业,加强产业集聚度。明确黄河经济带滩涂管理权、所有权、收益权等,进一步完善协同机制、配套政策、基础设施等。把提高产业质量作为汾河经济带主攻方向,大力发展煤焦化循环经济,重点发展精深加工铝镁合金,促进钢铁产业产品换代升级,加快构建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的新型工业产业体系。依托山、林、水等自然资源优势,做大康养、红色旅游等产业,做优做强中条山经济带。以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检疫检验、出口贸易营销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大力打造峨嵋岭经济带优质苹果出口生产基地,尽快形成优质苹果的生产区、出口平台的主战场。积极推进涑水河经济带农业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推进铝镁合金、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建设,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三)强化区域空间抓推进。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紧扣产业发展,以新理念丰富产业布局统领功能,凸显产业发展重点区域,培育集聚优势产业载体。突出“产城一体”的产业布局模式,“一区五带”产业布局要与城市发展、城镇体系建设、乡村振兴等密切关联,既有空间上的重叠融合,又有地域上的功能衔接。进一步突出“区域协同”的产业布局框架,内外统筹产业布局,与城市内部、周边相邻城市、重点城市群地区、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实现空间呼应和功能互动。

(四)强化主体功能抓推进。以重点开发区域为基底,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为补充,科学划定提供现代工业产品、农产品和服务产品为主导的功能空间,与主体功能相匹配,谋划推进“一区五带”发展布局。以生态涵养为前提,主动在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内实施“点状开发”,促进禁止开发区域内保护农业和生态产品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发展分类均衡布局。

(五)强化产城融合抓推进。进一步明确“一主”与“三副”“七个大县城”“71个建制镇”的关系,突出“盐临夏”核心区在“一主三副七个大县城71个建制镇”布局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整合地理空间、经济空间、要素空间、生态空间等,促进“一区五带”发展布局与“一主三副七个大县城71个建制镇”城镇化格局互融互动,产业功能与城镇功能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有机结合。理清“一区”与“五带”的关系,突出各区带的功能衔接和反向辐射作用,支撑“盐临夏”核心区产业功能升级,构筑以产促产的紧凑型产业发展功能空间。

(六)强化区域协同抓推进。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突出运城在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主动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加强与关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产业对接,构筑多元接驳的产业功能空间连线,培育运城产业发展内外联通、向心集聚、辐射带动的核心功能。加强机场、高铁、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公共交通互联互通,构筑起“一区五带”发展布局功能交通连线。积极推动六个经济板块联动合作发展,培育区域合作特色经济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