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附件1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运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附件1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的报告

 

运城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

 

2023年以来,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时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在全面牵头抓总全市营商环境创优工作的同时抓好本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主责主业,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为推动我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坚实保障。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打造“五个环境”为重点,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能

充分发挥市“放管服效”改革协调小组和“六最”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工作职能,开展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统筹推动法治、政务、信用、人文和要素保障“五个环境”建设。制定出台《运城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105项改革事项、23家牵头单位,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认真做好统筹协调、机制建设、信息管理和督导考核工作,全力打造营商环境3.0版。商事登记“四级帮办体系”经验做法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被列为“中国改革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山西省企业登记注册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推进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即来即办审批改革”入选全国政务服务软实力“小切口”改革优秀案例并获得表彰“一业一证”改革做法被山西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选定为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案例。

(二)以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核心,开展政务服务品牌化提升行动

一是开展“好运办”政务服务品牌化建设。打造企业、群众满意的“更高标准、更高效率、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政务服务升级版,全市13个县(市、区)和运城开发区通过完善方案,建立领导机构,全面开展政务服务品牌化建设工作。二是持续深化工建改革。全市通过工改审批系统网上审批1216个项目,办理审批事项2717件,实现全市市政网上报装全覆盖。三是持续深化企业开办便利化改革。为新设立市场主体和“个转企”成功企业免费刻制公章和发放税务Ukey不断巩固“一网通、一窗办、半日结、零成本”改革成果。四是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市增加告知承诺事项7项,全市办理“证照分离”4种改革方式累计总量23415件,惠及企业22531户。五是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023年拟取消、下放、变更和增加的行政职权共计69项,其中取消40项、下放3项、变更20项、增加6项,已提请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六是巩固拓展“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改革。全市十二个开发区开展“承诺制+标准地(厂房)+全代办”项目数量共223个,总投资513.7亿元,累计提供领办代办服务事项2237个。七是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全面推动17项企业、个人、项目“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河津市已被确定为全省“一件事一次办”试点县(市、区)。八是推动“一业一证”改革落实落地。全面推动28个行业“一业一证”改革,2023年8月,我市推动“一业一证”改革做法被山西省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选定为全省第一批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示范案例。截至11月底,共办理行业综合许可证623件。九是持续推动“跨省通办”改革。探索“跨省通办”合作新模式,加强与京津冀地区、关中平原城市群、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作交流,146项事项已实现“跨省通办”。十是推动商事登记全帮办体系标准化建设。2023年8月,运城市商事登记全帮办服务规范被省市场监管局确立为省级地方标准正式立项,全市商事登记帮办网点累计帮办户数175248户。十一是构建“即来即办,立等可取”审批新模式。探索推进“承诺件”向“即办件”转变,为60个高频事项提供即来即办服务,办理时间压缩一半以上。十二是盐临夏一体化政务服务效果凸显。“盐临夏”政务大厅全部实行“5+2”政务服务模式,全面推行周六周日64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照常办理,交通运输领域9类证件全面启用电子证照,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智能审批实现“秒批秒办”。

(三)以“六大提升行动”为引领,扎实开展“经营主体提升年”活动

截至2023年11月末,全市经营主体总量达564960户其中企业153826户、个体工商户396112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5022户,较2022年末净增53343户,净增长率10.43%;每千人拥有经营主体118.33户,较2022年底107.16户上升了11.17户。重点开展了“六大提升行动”,一是个体工商户转型提升行动。目前全市入库个体工商户777户,为“个转企”做好充足的储备工作。今年5月,我市被确认为全国“个转企”试点市,截至今年10月,全市个体工商户成功升级为各类企业346户,培训2100余户,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落实个转企奖励补助资金33.4万元,个转企工作成效明显,市场活力持续提升。二是“小升规”培育提升行动。截至10月底,全市“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187户,已达到入规条件的112户,进度排名全省第一。三是开展“规改股”培育提升行动。向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推荐2022年度完成股改的企业63家;组织50家股改企业负责人赴太原参加“全省中小微企业股份制改造及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培训班”。截至10月底,已有10家企业进入规范化股份制改造程序。四是开展“股上市”培育提升行动。2023年全市有32家企业列入全省255家上市后备企业7家企业列入全省35家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市级建立上市挂牌“金种子”企业资源库,18家优质企业列入“金种子”计划重点培育。全市新增14家企业纳入山西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总量达到226家,全省排位第二五是“专精特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提升行动。目前,我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共计152户,新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0户,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六是“十大平台”集聚提升行动。抓实“十大平台”建设,强化平台集聚效应,让更多经营主体“生得下、长得大、活得好”,目前全市十大平台集聚经营主体6.7万余户。

(四)以全面打造高效便民服务环境为目标,全力做好政务服务工作

截至目前,政务服务大厅共接待办事群众667800人次,日均3165人次。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交易服务项目1011项,交易额144.8792亿元。一是推进“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工程,推动各县(市、区)“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工程向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7×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全年累计办理业务25620件。二是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帮办代办,提供公共服务类帮办代办共46000余次,行政审批类帮办405件、代办1344件,签署25份全代办服务协议。三是规范中介服务,梳理中介服务事项80项,积极宣传免费代办服务,引导群众远离“黄牛”“黑中介”。四是全面推行使用投标保证金电子保函,与省级平台无缝对接,确保电子保函业务高效、安全、平稳运行,共完成保函135单,保费8.813645万元,保额5041.48万元

以实施数字政府建设三年规划为牵引,开展数字赋能提升行动

一是狠抓“互联网+监管”工作。优化考核指标和机制,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重点事项清单,明确监管职责分工,完善协同监管机制。积极推进非现场监管,将更多视频监管资源与平台对接,以数字赋能提升监管时效。目前,我市“互联网+监管”监管行为报送数221441条、监管业务数据报送数252271条、监管行为覆盖率45.03%,位居全省前列。二是全力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运城市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已横向联接45个市直部门,纵向实现与省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级联。汇聚发布45个市直部门和省平台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1241条,挂接市级资源1156项,承接省级数据资源85项,累计受理数据申请290条,其中授权成功199条。接口调用次数累计达到88.75万次。三是加强政务云使用管理。积极推进市直单位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工作,市直单位64个系统、区县8个政务信息系统已完成迁移上云,其中应急管理局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民政局智慧民政平台、信访局智能信访大数据平台、市政府13710、河津零工就业平台部署在信创政务云四是强化电子政务外网安全运行管理。我市电子政务外网已覆盖106个市级部门,已实现向下延伸到14县(市、区)开发区、146个乡,315个行政村。为未接入电子政务外网的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在全省率先引入5G定制网络技术集成服务,打通电子政务外网向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五是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对纳入政务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的项目,开展项目全周期管理,市本级共审批水利、招商、规资等方面的项目6个,批复资金预算共计2294万元。六是构建“数字化”见证体系。推动交易平台系统上线试运行,优化平台功能。七是推动信息对接共享。实现政采云采购项目、采购公告、变更项目、中标结果同步推送,实现交易过程智能化、网络化、透明化。

二、存在问题

虽然优化营商环境、经营主体发展等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和突破,但对标中央、省、市目标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一是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山西时对优化营商环境作出的重要指示方面还不够深入,差异化改革的举措还不够多二是政务信息化建设仍需加力,政务数据相关应用场景覆盖面还不够,数据要素价值潜力尚未有效激活。三是经营主体质量不高、结构不优问题仍较为突出,企业占比和涉税占比不高,个别平台建设质量不高、发展缓慢,创新发展能力不足,生产要素配置还不够合理,空间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平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打算

聚焦统筹协调,全力打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放管服效”改革协调小组和“六最”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作用,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能,强化对各个专项小组的协调调度开展营商环境创优活动,通过深化实施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治理“两不一欠”问题、政务服务“黄牛”“黑中介”问题等“八项重点任务”,着力解决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重点难点问题对营商环境重点任务实行清单化管理、台账式推进深耕政务服务品牌化建设,加快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推动我市营商环境工作在全省继续争先进位。

聚焦提质增效,持续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制订2024年政务服务标准化工作实施要点,发布商事登记“四级”全帮办服务规范省级地方标准,持续优化“一件事一次办”服务模式,扎实推动“跨省通办”,继续拓展即办区办理事项。

聚焦优化服务,提高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减环节、优流程,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程序;推动各县(市、区)“7×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工程向有条件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延伸;规范中介服务,积极宣传免费代办服务,引导群众远离“黄牛”“黑中介”。

聚焦政策落实,充分释放经营主体发展动能。发挥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专班统筹协调作用,聚焦经营主体发展一揽子政策措施,开展六大提升行动发挥十大平台作用,推动经营主体集聚效应加速释放开展“政策找企业、服务到企业”系列活动,用好政府12345热线、回访+督办机制,为经营主体排忧解难运用“网微屏端”等新媒体开展常态化宣传,让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政策措施深入人心。

聚焦数据共享,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大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和安全防护,加快共享交换平台数据汇集,推出一批特色政府应用加快完善政务信息化项目审批全流程管理,强化审批立项、竣工验收等环节管理,强化效能评估结果运用重点推进政务数据广泛应用,丰富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数据整合汇聚,部门之间数据共享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