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十三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情况的报告

—— 2021825在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崔元斌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将我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以审议。

一、全市科技创新总体情况

(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先后制定出台《运城市科研项目和科技活动经费管理办法(试行)》、《运城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构建运城市创新生态的实施方案》、《运城市推动“111”创新工程支撑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的行动计划》、《运城市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不断调动我市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开展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二)创新条件明显改善。全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1家(其中国家级2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国家级星创天地5家,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家,企业技术中心289家,其中,国家级4家(亚宝药业、中车永济、银光镁业、南风化工),省级49家,市级79家,县级157家。

(三)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1家,山西省民营科技企业18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7家,分别排全省第四、第二和第三。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50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达到271.9亿元,年度减免税总额约4.11亿元,其中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约1.75亿元。“十三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累计减免税总额达22.46亿元。

(四)科技研发投入日益增加。R&D经费投入逐年增加,2018R&D经费投入16.5亿元,投入强度为1.14%,全省排名第三;2019R&D经费投入21.2亿元,投入强度为1.37%,全省排名第二,较上一年度增加约5亿元。市级财政逐年加大对科技创新创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引导和扶持力度,科技研发资金投入从20181700万元到20204064万元,增幅达139%

(五)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速推进。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104件,全省排名第二;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90余项;运城科技大市场统筹各类科技创新创业资源,搭建集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交流五位一体的“一网三厅”科技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网内网外相融合的科技创新服务模式,累计推送科技政策信息3000余篇次;“十三五”期间,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累计突破110亿元。

二、科技创新工作推进情况

今年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工作主要是推动“216”工程落地见效(“2”是制定两个规划;“1”是深化拓展科技体制机制重塑性改革;“6”是平台、主体、技改、人才、成果、环境等六环联动)。

(一)编规定策注重顶层引领

围绕“十四五”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增加值翻一番的“双千”发展目标(即:到“十四五”末,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超1300户;工业增加值超1100亿元),以全面实施“415”工程和“合(和)汽(气)生材(财)”新兴产业地标为着力点,集中优势力量,加强协同攻关,抢占未来产业和科技创新制高点,着力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为走出具有运城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之路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方法路径。为了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我们注重发挥规划先行引领作用,纵向承接全省14个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集群,横向围绕全市十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和“合(和)汽(气)生材(财)”新兴产业地标,聘请专家团队考察,组织行业代表座谈,高标准编制了两个规划,擘画了“十四五”全市科技创新发展蓝图,为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运城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围绕“实施一流创新工程、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汇聚一流创新人才、营造一流创新环境”五个方面统筹规划。《运城市“十四五”新技术规划》围绕“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系、构建政产学研创新合作体系、建立企业创新主体培育体系、建设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体系、建立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六个方面进行谋划,重点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市场的创新支持作用,调动全社会创新活力。

(二)深化改革激活发展动能

根据省委改革精神,我们率先开展运城科技体制重塑性改革工作,进度走在全省最前列。一是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市创新生态建设领导小组,高位推进、集中统筹创新生态建设各项工作。二是突出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转变,市级科技部门设置3个产业科室,建立以产业科技科室为牵引的管理服务模式,县级科技部门职能与工信部门合并,在内设科技股的基础上成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其中2个正科级(盐湖区和芮城),5个副科级(河津、稷山、新绛、垣曲、平陆),其他6个为股级,有效保障了各项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当前,改革“前半篇”答卷已交付,下一步就是做好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后半篇”文章,调整人员、科室、机构迅速到位、发挥职能,真正实现从“物理重组”到“化学反应”,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改革活力。

(三)六环联动打造一流生态

1、建设一流创新平台,强化平台集聚带动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力度,引导创新要素向实力企业聚集。第一建设“科创中国”,在全国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代表大会上,运城作为山西省唯一城市成功入围第二批“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全市围绕“运城融通行动、科技创新赋能行动、招才引智行动、科技服务行动、科技决策咨询行动”五大行动计划进行布局,旨在构建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的技术服务和交易平台,以发现企业需求价值和构建园区产业链为重点,通过探索产学融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推动技术交易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让科技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第二打造“一级地标”,推进“山西智创城NO.10”建设,围绕清控创新基地、网易创新基地和新兴产业园区,重点打造“合(和)汽(气)生材(财)”的新兴产业地标,按照“2+2+8”模式,为打造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提供强有力的创新要素支撑。第三构建“两大基地”,一是打造高校科研平台延伸基地,与中北大学合作成立“中北大学—运城市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在新能源、有色金属、永磁技术开发等方面开展合作。依照出台的《运城市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办法,规范各类科研平台的建设管理,鼓励各类创新平台与高校开展合作,我市首批挂牌成立的17家市级创新平台积极参与申报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并分别与清华大学、中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现已在关键技术上取得一定突破。二是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发挥运城科技大市场这一资源共享平台的作用,在各县(市、区)成立科技大市场工作站,形成市县两级联动的科技创新服务模式,同时,依托两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西安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运城分中心和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运城分中心)与企业开展精准对接。另外,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全面铺开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工作,今年推荐上报10家众创空间、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2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企业。

2、培育一流创新主体,助推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一是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在各县(市、区)组织开展高企申报的培训指导工作,目前共完成153家企业的一对一辅导工作,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第二批共推荐申报92(含复审38)。确保年底高科技领军企业达到4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突破400家。二是推动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初步确定20家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名单,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企业60家,全省排名第一,打造了2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试点企业、13家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和3个全省智能制造标杆项目。三是推进规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印发了《运城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2021年行动要点》《关于进一步细化2021年度研发活动全覆盖相关考核指标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按照规上工业企业“六有”标准,全面推进研发机构全覆盖,组织闻喜、平陆、垣曲、万荣、夏县等原贫困县企业参加全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培训交流会,通过培训逐步提升企业开展研发活动质量。

3推动一流技术提升,助力新旧动能快速转化。今年上半年完成技改投资71亿元、同比增长28.9%,总量和增速分别排全省第一和第五。一是制定了“十四五”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增加值翻一番的“双千”发展目标,推动实施“415”工程着力打造“合汽生材”新兴产业地标。二是坚持“项目是第一支撑”的鲜明导向,确立今年为“项目建设年”,滚动实施“213”项目建设计划,其中技改项目124个,技改总投资372亿元。同时,建立完善了工业转型项目谋划库、储备库、建设库、达产达效库“四库”管理模式,形成了谋划、储备、建设、竣工“四个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今年以来,谋划项目8749个、储备项目2637个、建设项目2282个、达产达效库项目583个。三是常态化开展“千人千企”精准帮扶工作,以市级领导“一联五”工作责任制为引领,按照需求导向、服务为本理念,组织千名干部编成184组对618户规上工业企业和项目,“一企一策”纾困解难。截至目前,全市入企服务共收集技改投资方面问题113个,办结率85%。四是在全省率先实现研发活动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按照规上工业企业“六有”标准,全面铺开研发机构全覆盖。

4、汇聚一流创新人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一是“引才”,注重高精尖缺人才优先引进,2020年以来共引进落地高层次创新创业、高素质青年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179名,选聘引进578名高素质青年优秀人才(其中市直单位引进205名),服务企业引进大学生1.2万余人。二是“育才”,累计培育技术经理人435名,培养科技工作联络员52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138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等农村实用人才86799人次,培训职业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18.43万人次。三是“用才”,以科技智库为依托,发挥专家人才智慧,继续深化“运才兴运”科技人才专项活动,全市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太原理工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达成合作或意向合作项目135项。积极扩充科技人才智库,累计入库124人。组织开展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服务基层活动,服务企业152家。四是“留才”,制定出台《运城市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遴选推荐64名市委联系服务的专家,设立了人才编制周转池、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优化整合人才激励保障政策,制定高素质青年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入学、配偶就业、户籍迁入等8条举措,共有438人次享受到激励政策。

5、凝练一流科技成果,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制定了《运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运城市科技计划揭榜招标项目实施方案》,推行科研项目申报“常态制”和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一是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集群和“合汽生材”战新产业,重点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29项,其中“石墨烯/聚苯胺/NixCo2xS4复合电极材料研发”、“5G通信用高导热铸造铝合金材料开发”、“工业机器人协同双头钻铣自动化生产线系统研发及应用”、“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集成技术研发”等11项技术已取得突破,力争年底突破20项产业领域关键核心共性技术。二是第二代F型杂交小麦的创制工作进展顺利,先后组建了攻关组、委员会等科研机构,通过建立“统一规划、合理分工、资源共享”的协同攻关及评价机制,形成领导组统筹、攻关组研发、委员会论证的闭环运行模式,共同推进F型杂交小麦研发进程。三是推进“三库一榜”建设,“三库”即科技成果供给库、技术项目需求库、科技创新项目库,目前“三库”在库项目分别为2962个、597个和266个,其中今年入库项目分别为1129个、436个、151个,分别增长61.59%、270.81%和131.3%;“一榜”即揭榜挂帅工作,已完成首批征集项目需求24项,计划实施揭帮招标项目5项。

6、营造一流创新环境,推动高质量高速度发展。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制定了《运城市关于强化运城市知识产权保护的实施方案》和《运城市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行动方案》,构建从申请到保护的全流程一体化知识产权制度。二是放宽用人自主权,落实“四个一律取消”,实施绩效工资倾斜、让人才的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印发《关于深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人事管理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事业单位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完善知识技术密集、高层次人才集中等事业单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等。三是强化金融服务支撑,与太原清控科创联合成立战略新兴产业基金1亿元,与省科技厅联合成立产业联合研究基金1500万元,助力我市战新产业发展壮大。

三、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部门工作力量薄弱。2020年重塑性改革中,全市13个县(市、区)科技局均与工信局合并后保留为科技股,各县(市、区)大部分只有23人,科技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很难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基层的科技工作整体上仍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

(二)科技投入不到位。近几年来,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虽然逐年提高,但由于基数太低,增额少,总量还很小,远远没有达到相关法律政策规定的科技投入水平。这个问题在县级层面尤为明显,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基本没有,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也很少。我们一直探索用有限的资金来支撑创新,但缺少政府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研发积极性,限制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升。

(三)创新驱动群落相对薄弱。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是创新生态建设的主体。运城市高校资源较少,学科建设优势不够突出,科教资源存在天然的劣势,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引进省内外顶尖高校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为运城市转型发展集聚力量。

科技创新带动运城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下一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将一以贯之地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为运城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