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 实施情况的报告

——20161216日在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王奋勇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运城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下文简称《规划》)实施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是在1986创立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的基础上2006以来,经温家宝、李克强两届总理亲笔批示,在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于2014430国务院批复的当时全国唯一一个省际交界地区合作规划。《规划》从合作背景到保障措施共929,是区域合作的总纲和统领;《规划》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四个方面,明确了推进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联动与一体化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规划》明确要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打造成为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协调发展试验区,中西部地区特色农产品加工、能源原材料及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和华夏历史文化旅游目的地,到2020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特别是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鼎力推进、监督支持下,随着《规划》的实施推进,拓展了运城创新发展的视野,树立了运城改革开放的形象,开辟了一条运城争取政策项目的新通道,探索了跨省际区域合作的新路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工作稳中有进、进中加力、不断提质。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规划》的实施,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扎实落实“三动三新”战略,突出建设“三市一中心”特别是建设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主动加强与国家、三省和四市协调对接,各项重大合作持续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一)创建协作机制,发挥区域合作牵头作用。一是成立了试验区办公室。市委、市政府多次与国家和省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今年29日省编办批准设立“运城市促进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发展中心”,对外加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试验区办公室”牌子。8月市委研究任命了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充实了办公室人员,加强了区域合作的组织领导工作。二是制定了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方案。经过多方争取、反复协商,国家发改委组织四市领导在京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确定省级协调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秘书处常设在运城市,各市设立本市推进工作办公室。三是达成了系列合作共识。经上下多次对接、四市反复沟通,已就《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方案》、2017年重点合作项目推进计划、合作规划实施考核评估办法、重大项目联报办法、秘书处运行办法等形成一致意见,并就首次省级协调领导小组和市长联席会议在我市召开进行了协调和筹备,推进《规划》实施将迈开新步伐、进入新阶段。

(二)加强多层对接,优化区域合作环境。一是政策层面:在争取到国家质检总局、工商总局出台《关于支持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的意见》的同时,运城海关、运城商检已正式开关运营,实现了晋陕豫三省检验检疫的检测结果互认,为区域合作创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二是法制层面:市人大充分发挥立法功能,完成了首部由本市立法的地方法规——《运城市关圣文化建筑群保护条例》,启动了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立法调研工作,加快推进了区域合作的法制化进程。特别是市人大连续两年将《规划》实施列入年度监督重点,并提出了《关于对<规划>实施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有力促进了《规划》的实施。三是项目层面: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抢抓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纲要出台关键期,经努力争取,加快晋陕豫区域合作、“运城—三门峡客运专线”等一批重大合作列入了国家和省“十三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积极配合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与渭南、三门峡、临汾三市沟通协商,确定了2017项目推进计划。四是舆论层面:解读金三角、宣传新运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面为区域合作提供舆论支持。先后组织了“加快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我们在行动”专题报道。全年在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三省四市日报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网站等推出报道40多篇,进一步增强了国内外特别是四市关注、支持和参与区域合作的凝聚力。

(三)强化顶层设计,确保《规划》有序推进。一方面,编制了相关领域的专项规划。结合省、市“十三五”规划,以加快建设“三市一中心”为目标,编制了我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工作“十三五”专项规划》,启动了果业、旅游、水利、金融等发展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另一方面,出台了加快推进《规划》实施的系列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组,相继出台了《运城市<规划>实施推进方案》《运城市贯彻落实<规划>近期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运城市推进<规划>实施2016年重点工作计划》《运城市推进<规划>实施“冬季行动”工作方案》《运城市贯彻落实<规划>年度考核办法》等文件,确保了区域合作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四)狠抓基础设施,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一是跨区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推进铁路方面,蒙华铁路、南同蒲复线改造运城段工程全线开工建设。运城—三门峡客运专线、运城—三门峡—十堰铁路已与三门峡市签订协议。富平—蒲城—韩城—河津城际铁路渭南段投资主体已确定,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公路方面,解州—芮城高速建成运营,运宝黄河大桥开工建设,垣曲—渑池高速公路垣曲段预计明年初开工建设,临猗黄河大桥、万荣黄河大桥、永济黄河大桥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运城—阳城高速公路等项目已启动前期,渭南—运城高速公路已纳入工作议事日程。通关方面,运城机场通31个城市,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人次,海关、检验检疫已开关运行。二是区域内能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国家铝产业示范基地、中西部钢铁生产基地、绛县安峪等热电联产项目加快推进;运城东500千伏变电工程投产使用,大用户直购电全面实施;与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已经启动。大唐风陵渡电2×600MW组改造基本完成,向芮城、潼关、灵宝等城市集中供热项目正在协调。区域能源供输网络提质优化,一体化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三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区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全面实施,农业、旅游、物流、人才、科技等信息网络体系和交流平台加快推进。我市被确定为国家首批信息惠民示范城市和产城融合示范区。

(五)打造精品亮点,深化果业联动发展。一是广泛开展推介活动。王宇燕书记、陈振亮市长等市主要领导带队,先后赴上海、北京、太原等地举办水果主题推介会,为我市优质水果走出去、新型产业引进来叫响了区域性大品牌。在我市苹果代表中国苹果首次出口美国之后,运城油桃又成功出口澳大利亚,全面打开了国际市场。二是成功举办国际果品博览会。四市合作联动,成功举办了山西运城首届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期间,组织了国际果品交易高峰论坛、项目签约等活动,我市成功签约项97个,签约金额113亿元。全方位展示了黄河金三角区域果业科技成果与优势资源,多层面提升了运城苹果黄金生产带的知名度。三是持续加强科技合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创优为路径、以增收为目标,积极与郑州果树研究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展了新品种繁育、新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站点试验、果品处理等六个方面的合作。

(六)放大比较优势,创新文化旅游合作。一是“五条”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全面启动。围绕“古中国·新运城”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关公故里·大运之城”旅游品牌,启动了“丝绸之路·黄河金三角旅游联盟”,推行了三省四市“一证游”惠民政策,举办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网络旅游节”。合力打造了黄河风情游、根祖文化游、特色山水游、宗教文化游、休闲养生游等5精品旅游线路。二是“古中国·新运城”文化旅游亮点纷呈。在赢取“2016山西省旅游发展大会”主办权活动中,王宇燕书记多次部署,并亲自登台演讲助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去年底,“中华孝文化全国高峰论坛”在垣曲历山成功举办;今年初,在北京第十一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盐湖区作了“以德孝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典型发言;319,又在京举行了“尧舜禹文化与当代社会核心价值”研讨会,“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即成现实9中下旬,成功举办“2016中国·运城·关公国际文化旅游节”,启动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网络旅游节暨新媒体“大咖”走进黄河金三角活动,我市在黄河金三角主流新媒体论坛”上介绍了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的现状及前景三是文化旅游标准化协作不断完善。四市统一组织了重要景点服务员培训,进一步明确了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对区域内星级饭店、景区设施、旅行社进行了质量等级交叉检查,整改了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突发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和群体性投诉案件应急救援机制,区域性旅游一体化工作更加完善。

(七)共筑绿色空间,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一是争取国家级生态试点项目。充分利用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平台,积极争取将芮城县列为国家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县,并被国家能源局确定为全国首家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县。与中国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签约光伏领跑技术基地项目,总投80亿元的光伏领跑技术项目正在加紧实施。武汉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在夏县、万荣、垣曲等县建设生物质发电项目也在抓紧开展各项前期工作。二是成功举办黄河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和黄河湿地保护培训班。成功召开了国家黄河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围绕“健康河流、健康湿地”主题开展研讨和学习交流,组织了黄河湿地保护培训班,形成了多个理论成果。三是启动了黄土高原生态治理试点。在深入沿8个县(市)调研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家和省相关部门对接,编制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建议书》,黄土高原黄河金三角段生态综合治理迈开了新步伐。

(八)紧贴民生需求,强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一是加强健康合作。经多次协调,平陆与三门峡医保结算同城化基本实现。组织召开了首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交流大会;举行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公共卫生协作应急演练,极大推进了区域卫生防疫工作一体化进程。召开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商讨建立四市食药安全区域合作联动协作机制相关事宜,形成了系列合作成果。二是实现跨省公交。平陆和三门峡城际公交线路已经正式开通运营,区域内公交同城化迈开了新步伐。三是搭建融资平台。为企业融资搭建平台,成功举办晋陕豫黄河金三角金融创新与发展专家讲座暨运城市第十二届政银企洽谈会,达成140亿元信贷融资协议。四是深化人才合作。举办了四市和西安高新区在内的三省五市人才及重点企业招聘会,推动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人才和企业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交流与合作。五是倡导民间活动。书画、摄影、技能大赛等民间活动广泛开展,黄河金三角打击乐协会在运城学院正式成立,首届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城市网球比赛成功举办。

二、存在问题和不足

推进《规划》实施一年来,虽然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中央、省里的要求,与《规划》明确的标准,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特别是与人大领导的关注和厚望,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一是跨区合作体制机制不健全。建立协作体制机制在一些层面还未全面形成共识,影响了《规划》实施的进程。二是落实支持政策不到位。区域内政策共享平台未建立,争取《规划》中财政、金融、土地、产业等支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国家、省政策红利效益不够明显。三是项目支撑作用不明显。争取《规划》中本市的项目积极,争取跨区域、长远性项目被动,推进项目见效监督考核难以实施。四是创新发展力度不够大。三省四市在《规划》实施上自身利益考虑多,推进一体化协作的合力不够。这些问题既有体制机制的原因,也有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还有资源相近、产业相似、发展相争等因素。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认真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2017是《规划》实施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新的合作机制建立后我市担负首届轮值之年,重点要完成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合作:

一要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八大工程”。即加快运城—三门峡客运专线和富平-蒲城-韩城-河津-侯马城际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垣曲—渑池高速和108国道升级改造工程,推进芮城至灵宝、韩城至万荣342国道临猗至合阳3座黄河大桥建设,启动京昆高速复线(渭南—永济)高速公路前期。

二要合力推进沿黄生态综合治理“四大试点”。即重点推进黄河台地及沟坡面生态修复治理,涑水河流域水生态修复,黄河滩涂综合治理,沿河禹门口—茅津环湖道路连通四个试点项目建设。

三要共同促进区域性“六大产业”融合发展。即共同构建“中华根黄河魂”旅游目的地,联合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合力打造新型铝工业基地、新型装备制造业基地、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和国际优质苹果生产加工基地。

四要持续深化民生事业“五大合作”。即加快“健康金三角”建设,拓展公共交通一体化,打造区域职业教育新高地,推动区域天然气管网和城市集中供热全覆盖工程。

五要重点组织好“十大合作交流活动”。即重点抓好“四会、四赛、两节”活动,即特博会、文博会、果品交易博览会、投资贸易洽谈会等产业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参与区域性职业技能大赛、球类大赛、戏曲大赛、摄影和书法邀请赛,着力举办好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文化节、打击乐艺术节等活动。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推进《规划》实施,既是国家和省给予我市来之不易的政策红利,更是我市转型升级、振兴崛起不容丧失的难得机遇。我们一定要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实施“三动三新”战略,加快推进“三市一中心”建设步伐,以《规划》实施的实际成效,开创区域合作新局面,努力向全市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