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运城市“十三五”规划《纲要》 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20181025日在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翟俊彦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运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市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已实施两年半时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规定,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请予审议。

一、“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

《纲要》实施两年半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特别是去年“5·25”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以来,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以“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为总要求,以“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为总抓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实现了由“疲”转“兴”的重大历史性转折,转型发展迈出新步伐,改革开放取得新成就,民生发展实现新进步,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面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指标稳中向好,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形势和严峻挑战,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全市经济发展进入合理增长区间,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的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实现从“十二五”末的1.8%2016年的4%2017年的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从“十二五”末的-5.9%2016年的2.3%2017年的8.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实现从“十二五”末的6.6%2016年的5%2017年的13.5%。进出口总额增速实现从“十二五”末的-19.2%2016年的9.2%2017年的12.5%2018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4.8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均高出全国、全省0.5个百分点,增速、总量均排名全省第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1.6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高出全国3.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全省第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65.4亿元,同比下降9.2%,增速、总量均排名全省第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5.3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排名全省第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6.5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排名全省第5,总量排名全省第2。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42.6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排名全省第6,总量排名全省第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4236元,同比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4836元,同比增长8.7%。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全省排位保持中上游。

(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大运城建设开启发展新局。实施“一区五带”发展布局,着力构建“一主三副七个大县城71个建制镇”城镇化格局的总体思路,在全市凝聚起了“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的强大合力。“一区五带”发展布局不断深化。编制实施《“一区五带”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盐临夏”核心区、黄河经济带、汾河经济带、涑水河经济带、峨嵋岭经济带和中条山经济带产业发展布局,每个经济带重点紧盯一至两个特色产业,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和壁垒,优化市域资源配置,推动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向不同的主体功能区聚集。新型城镇化格局加快构建。围绕“一主三副七个大县城71个建制镇”,以市城区率先发展为龙头,以河津、永济、闻喜建设副中心城市为骨架,以七个大县城为节点,以71个建制镇为支撑,启动实施了总投资108亿元的44个城镇化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市城区建设率先发力。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公共服务优质化建设,启动实施了总投资76亿元的29个路网项目,完成了182条小街小巷改造任务,中心城区集中供热二期、市民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推进。我市2017年被住建部确定为城市设计工作试点城市。

(三)发展新动能不断聚集,经济转型升级成效初显。围绕加快运城经济转型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全市经济转型成效初显。“龙腾虎跃”骨干企业带动有力。建立企业培育“龙虎榜”,加快推进170个转型项目的千亿行动。2017年,大运汽车、山西建龙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27家“虎榜”企业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86户“龙虎榜”培育企业工业总产值完成1305亿元,同比增长43.8%,占到全市规上工业的77.9%。今年上半年,86户“龙虎榜”培育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69.3亿元,同比增长26.4%,占全市规上工业的79.7%。“群星灿烂”创新创业计划成果丰硕。完善系统性扶持政策,推动小手工、小作坊、小制造、小加工、小食品等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建成22个省级中小企业“双创”基地,孵化中小微企业3491户。成功召开运城市首届“五小企业”(群星灿烂)工业产品博览会,达成销售意向协议18个,金额达36亿元。“凤还巢”计划卓有成效。扎实开展万人转移就业、千凤还巢创业、百商返乡兴业、十大劳务品牌四大工程,构建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实施关心关爱58.8万在外务工和创业人员计划,市县两级在外务工人员服务中心全部挂牌成立,累计转移就业56246人,吸引返乡创业7139人、返乡投资427亿元,带动就业8409人。“三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抢抓国发42号文件政策机遇,推进“一中心、五园区、两试点”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国家级铝镁合金产业基地。建龙1500mm热轧卷板建成达产,160万吨850mm优特带钢项目建成试运行,高义160万吨优特带钢项目顺利推进。依托大运集团着力推进大运汽车整车及汽车零部件试验试制中心扩建、大运汽车四大工艺智能化、数字化技术提升改造、H153高端牵引车、新能源轻型客车扩建等项目建设,打造省内一流的汽车产业基地。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迅速。2017年,我市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76%。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比增长7.1%。芮城光伏领跑基地一期建成运营,全市新能源并网发电装机达到182.9万千瓦。新签约的招商引资项目中,新兴产业项目占到87%。今年上半年,全市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实现55.1亿元,增长9.4%,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2.1%。信息化建设硕果累累。全面完成“全光网”改造,顺利实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六项指标。智慧城市“一平台五应用”交付使用。10家企业获批省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6家企业获批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5家企业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与深圳中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大数据产业园项目积极推进。

(四)“三农”工作成效明显,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粮食总产持续稳定在30亿公斤以上,水果产量持续稳定在560万吨以上。蔬菜种植面积由152万亩增加到164万亩,产量由420万吨增加到515万吨,禽蛋产量由25.5万吨增长到27.3万吨,生猪养殖量由107万头增至424万头。农业“八大提档升级行动”全面推进。50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进展顺利。50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稳步实施。万荣苹果主题公园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单位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96,500万元以上销售收入2018年上半年完成138.9亿元,同比增长16.6%,增速全省第1。化肥施用量在全省率先实现负增长。完成农民技能提升14585人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250人。牧原、温氏等项目扎实推进。出口创汇农业实现新突破。积极推进以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检验检疫、出口贸易营销“三大体系”为重点的省级优质农产品出口平台建设,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达到7个。连续举办两届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出口国家和地区由37个增加到56个,水果及加工品出口量达到37.2万吨。“运城苹果”区域公用品牌成功推出。中农乐公司成为我国首家专为果农服务的APP果业科技互联网服务平台,服务范围基本覆盖我国北方果区,被农业部赞誉为农技服务典型模式。农村改革深入开展。95%以上的行政村和农户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名列全省第1。各县(市、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均已建成投入运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19.5万亩,涉及农户24.5万户,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幅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省级试点临猗县的375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认定。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突出“四治六化一创”,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大力推进12个省级美丽宜居乡村、5个特色文化试点村、2个集中连片区、12个省级农村公共浴室试点建设。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535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00公里。

(五)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转型发展路径不断拓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现代金融、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文化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作用凸显。传承弘扬独具特色的“六大文化”,高标准打造民俗文化旅游节、美丽乡村百花节、关公国际文化旅游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品牌。大力培养典型和示范效应的文化企业,全市各类文化企业达到2100余家。山西宇达、绛州澄泥砚、闻喜“本命年”等文化企业产值在全省保持在第一阵营。积极推动盐湖、关帝庙、鹳雀楼、李家大院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完成解州关帝庙、永乐宫等13个涉改景区(景点)体制机制改革。2016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34.4亿元,增长32.9%201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556.5亿元,增长28.1%2018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46.2亿元,增长27.5%。金融助推作用发挥明显。在全省率先成立应急转贷平台,累计服务企业210户次,累计金额27.7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4家,位列全省第2。相继完成芮城、绛县、平陆、垣曲、稷山5个县的农信社改制任务。成立了包含教育信息化、中小企业创投、运芮医药3只总规模10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的转型发展基金、5亿元的设施农业发展基金、5亿元的湘银镁业新材料债转股基金等正在加紧推进设立。先后引进保险机构5家。2017年金融业增加值完成80.9亿元。商贸物流业发展迅速。黄河世纪广场、正达广场、解放路地下商业街等商业综合体全面开业。东星向上广场主体工程全面完成。万达广场主体已经封顶。黄河金三角农产品国际交易服务基地建设项目(一期)等9个商贸流通领域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京东物流拟在我市建设“一基地四中心”,京东城市仓、大数据项目正在与我市相关企业合作洽谈。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形成运城电子商务产业园、星河电商产业园、运城电子商务集聚区等8个电商产业园区。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市在淘宝平台开立的网店达11000余家,在京东平台建立的销售网店企业有139家,农村电商村级服务站519个。2018年上半年,全市网络销售达1.1亿元,同比增长18.5%。科技创新力度明显加强。在全省首家建成科技大市场,自2017年运行以来累计交易额超过15.8亿元。20189月底完成12.2亿元。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市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4家;院士工作站7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39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5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812件,中国驰名商标28件,地理标志商标11件。亚宝集团2017年投入研发资金2亿元左右,占销售收入的10%,研发能力在全国4700余家医药企业中排名第11

(六)项目建设持续发力,招商引资取得阶段成效。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扎实推进。建立项目建设“3+6”常态化工作机制,创新实行项目要素保障直通车、项目建设部门承诺制、项目建设末位解剖制三项制度,强化要素保障,促进项目落地、建设、投产。组织开展“项目前期手续集中办理月”“项目集中开工月”“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等专题活动,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今年组织两批共122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315.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转型类项目完成投资176.2亿元,占比66.4%,超出全年目标6.4个百分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稳步实施。印发《运城市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方案及其配套制度》,大运汽车高端牵引车、宏晋医用玻璃新材料等项目率先实行承诺制。市县投资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在全省率先建立,受理项目4404个,数量排名全省第1。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出台《运城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运城市招商引资考核办法》等,组织召开晋商晋才回乡创新创业等活动,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铝镁深加工七大新兴产业,组织开展运城(北京)、运城(长三角)等系列招商活动,强力推动精准招商。“十三五”以来招商引资共签约项目748项,总投资5047亿元,到位资金1333.4亿元,各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七)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全面深化39项改革任务,十大领域重点改革事项取得重大进展。开发区改革实现突破。将5个省级开发区和24个产业园区整合为14个开发区,规划面积320.36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25%。将130个内设机构整合为27个。省政府批复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盐湖工业园区扩区,省政府申报运城经济开发区为国家级开发区。省政府批复闻喜、永济、河津开发区设立,新绛、垣曲、稷山开发区设立已通过评审并上报省政府。国企国资改革力度加大。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工作全面完成,市医药药材公司、新盛对外贸易公司等企业改制工作顺利完成。完成5家“僵尸企业”退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快推进,与31家国有企业签订正式移交协议。“放管服效”改革成效明显。坚持权力和责任同步下放,实行项目备案属地管理,加强项目建设全过程监管。率先在全省完成简政便民专项行动,取消、下放、调整市级行政审批事项708项,率先建成“13710”电子督办系统并投入运行,自主取消下放市级行政职权62项。运城市政务服务中心顺利运营,入驻政务服务单位48个,设立办事窗口200余个。商事制度改革全省领先。深入推进“先照后证”、网上登记注册、“三证合一”“五证合一”“两证整合”等改革,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4.6万余户,创造就业岗位13万个,市场主体总量和增速领先全省。扎实推进全省“一门办税”工作,全市27个全职能办税服务厅全部实现“一窗一人一机双系统”。积极推进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12个涉税事项一日办结。立体交通建设突飞猛进。相继开通“运城—香港”“运城—曼谷”“运城—芭提雅”航线,出入境人员4.5万人次。运城机场2018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达107.4万人次,增长71.8%;货邮吞吐量达2521.4吨,同比增长51.8%。运宝黄河大桥成功合拢,蒙华铁路运城段项目进展顺利。运三客专、阳运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开放合作步伐明显加快。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34个国家保持贸易往来,出口产品超过1600种。市政府与南非林波波省瑟库库市签署了两市友好城市关系合作备忘录,与北京市海淀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与山西农大、阳煤集团、葛洲坝集团、深圳航空、北京“中青旅”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八)全面强化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持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出台实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抓好中条山、涑水河、黄河及汾河运城段、姚暹渠、盐湖、伍姓湖、圣天湖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全面落实河长制,在省河长办检查验收中被评定为优秀。狠抓五水共治,大力实施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工程,常硝渠防洪排水、干河改造、西塬湖水库三大治污工程扎实推进。探索建立水权登记确权交易制度,运用市场机制,引导绛县槐泉灌区和山西中设华晋铸造有限公司完成全省第一家水权交易,为水权交易制度建设探出了路子。新建、扩建农村“五小”设施624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22个,农村“四治六化一创”环境集中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积极落实中央及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98项任务按照要求全部整改到位或达到序时进度。强力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共办理环境行政处罚案件149件。深刻汲取山西三维集团固体废物违规倾倒工业废渣问题教训,组织对135个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及堆存场所污染源进行排查整治。全面推进电力、钢铁、焦化等行业工业企业升级改造。拆除燃煤锅炉168家,取缔“散乱污”企业614家。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好转,今年5月份是全省唯一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好转的设区市,受到省奖励617万元。6月份,我市空气质量各项指标同比改善明显,成为全省唯一受到奖励而未被扣罚资金的市,奖励金额439万元。积极开展资源配置,完成排污权交易9笔,交易额1190.4万元。扎实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组织开展“绿盾2018”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国土绿化,2017年完成12万亩造林和3.5万亩退耕还林任务。2018年上半年完成造林13.9万亩,退耕还林9.4万亩。

(九)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改善民生,保障民利,促进民和。民生投入逐年加大。2016年全市民生支出239.6亿元,同比增加5.8亿元;2017年全市民生支出249.7亿元,同比增加10.1亿元。精准脱贫有力推进。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十三五”前两年,369个贫困村有序退出,夏县、闻喜两个省定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34%107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全部开工,224个深度贫困村实施搬迁,68个集中安置点竣工。就业工作卓有成效。“十三五”以来共组织开展各类职业培训55万人次。建设1个国家级、3个省级、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成1个国家级、4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城镇新增就业累计14.04万人,完成“十三五”任务的66.85%。城镇登记失业率目前控制在2.68%。教育工作再创佳绩。2016年,全市28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如期完工,中心城区启动了8所公办学校、2所公办幼儿园建设。2017年,中心城区新建7所中小学幼儿园。全市十三个县(市、区)高标准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达标验收,高考达线人数和达线率连续两年大幅提升。职业教育加快发展,6所中职学校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中职学校。规范整顿民办非学历教育机构,依法关停53所校外培训机构。文化事业成绩斐然。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永乐宫壁画保护批示精神,构建永乐宫壁画全方位监测、预警、保护体系。第十八届“群星奖”选拔赛中,我市选送的《当你老了》《蒸花馍》等舞蹈全部获奖。第十五届戏曲大赛喜获两朵“杏花奖”。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省级项目。食药治理不断加强。以“智慧食药”信息化平台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初见成效,2017年全市食品抽检达到3.86/千人年,合格率98.7%2017年全省食品安全“双安双创”现场会在我市召开,运城市被授予全省地级市中首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社会保障更加有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圆满完成,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展顺利,城乡居民医保实现市级统筹,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面实现。建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将22类疾病全部纳入城乡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三保险三救助”。新建改建农村日间照料中心435个,2017年全省“推进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市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得到推广。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有力,高效查办闻喜“6·03”侯氏兄弟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专案。2017年、2018年全市刑事案件发案分别同比下降17.46%4.11%。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2016年全市各类生产经营性事故同比下降54.5%2017年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19.7%。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民政、新闻广电、审计、外事侨务、体育、统计、防震减灾、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档案、气象、宗教、人防等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进步。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市“十三五”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纲要》提出的5个方面32项指标(包括17项约束性指标、15项预期性指标),截至2018年上半年,有21项指标达到规划时序进度或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占到65.6%11项指标未达到规划时序进度。

经济发展方面: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对外直接投资总额3项指标达到规划时序进度;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率、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直接利用外资总额等4项预期性指标未达到规划时序进度。

创新驱动方面: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技术合同交易总额、固定宽带接入用户普及率和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等3项指标达到规划时序进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指标未达到规划时序进度。

民生福祉方面:教育发展、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卫生发展、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等6项指标达到规划时序进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预期寿命2项指标未达到规划时序进度。

生态文明方面: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耕地保有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地表水质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等6项指标达到规划时序进度;森林覆盖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空气质量4项指标未达到规划时序进度。

廉洁安全方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群众满意度、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3项指标达到规划时序进度。

根据省规划《纲要》指标调整变化,结合我市规划指标完成情况,经与市直相关部门对接测算,拟对我市个别规划指标进行调整,下一步按程序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

二、“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长期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一)工业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近两年来全市工业的快速增长,主要依靠市场环境好转与传统行业高增长带动,非传统行业增速虽然在平稳回升,但依然维持在较低水平。2017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11.7%;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仅为5.7%。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市传统产业增加值占比为67.9%,非传统产业增加值占比为32.1%。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足,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市经济转型的质量和水平。

(二)产品产业层次普遍较低,产业链条短集群弱。我市农业、工业整体上处于简单的、粗放的生产加工阶段,相当一部分产品属于初级产品或低端产品,农业上卖原粮原果占绝大多数,工业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资源消耗大、单位能耗高、污染排放多。工业园区化、基地化、集群化不足,产业链条化发展没有形成,产业关联度较低。大运汽车、阳光焦化、建龙钢铁等企业虽然成为我市龙头企业,但均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的产业集群。

(三)项目建设支撑能力不足,大项目好项目偏少。2017年好项目、大项目、新项目总体偏少,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项目不多、质量不高,5亿元以上的新开工和在建项目仅有56项,其中,新开工项目30项,占当年全部省、市重点项目(175项)的17.1%2018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在30亿元以上的有15项,开工的只有2项,开工率仅为13.3%

(四)部分领域改革不够深入,工作推动进程缓慢。开发区“三制”改革还没有全部到位,“三化”改革与市场化的要求和省委推动开发区改革创新的初衷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国有企业虽然已经进入破产程序,但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停滞不前,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的“三供一业”移交还未完成;民营经济改革工作推进力度不大,“五大工程”进展缓慢;审批制度改革方面,项目联审联批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给我市营商环境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五)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污染防治任重道远。近两年来,虽然我市在生态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空气质量改善的基础十分脆弱,从一定程度上讲,还依赖于气象条件的好转。由于投入不足,机制不顺,“煤改气、煤改电”整体效果与其它市还有差距,扬尘污染治理不够彻底,有些地方执行错峰生产措施不够严格,排污量没有真正减下来,重污染天气期间,在整体应对措施上,特别是对一些高排放的企业管控还不到位。水污染治理成效不够明显,2017年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一部分工程没有实施。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率明显不达标,直排问题还比较严重。

(六)公共事业发展欠账较多,改善民生任务艰巨。近年来,我市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不断增加,民生改善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基础较弱,地方财力困难,一些政策性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公共服务、民生事业发展任务还十分艰巨。

三、“十三五”后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

“十三五”后两年半,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改革抢先机,发展站前列,各项工作创一流”为总要求,以“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为总抓手,努力走出无煤少煤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子、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新路子和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全市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全省排位保持中上游、产业发展迈上中高端,持续巩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全面完成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十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全面强化政治引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牢工作正确方向

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用这一光辉思想武装头脑,推动工作。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各项方针政策,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运城经济社会发展新篇章。

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思路和要求,围绕省委建设“示范区”“排头兵”“新高地”三大目标,充分利用运城产业多元、资源丰富、区位优越等比较优势,率先在乡村振兴、工业转型和三产提质上实现新突破,率先在能源有效转化利用和新能源发展上作出新贡献,率先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体现新成效,努力在全省转型发展、竞相发展的大格局中走出符合运城特征的新路子。

坚决落实市委各项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一区五带”产业发展布局,推进转型综改向深处走;强化“三个发展计划”,推进实体经济向实处走;加速对外开放,打好“七张牌”,推进运城发展向开放走;狠抓3515重大工程项目,推进大运城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具体化、项目化;落实党建“两个走在前”,推进党的建设向一流走。“干”字当先、“实”字为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二)全面深化供改综改,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决淘汰落后产能。聚焦煤炭、钢铁、电力、水泥、焦化等传统产业领域,主动淘汰不适应市场竞争及绿色环保要求的落后产能。大力推动工业技术改造。实施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三年专项行动,每年实施100个重点技改项目,到“十三五”末,全市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速20%左右,加速技术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产业由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大力实施“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三年提升行动,推动生产设备智能化、生产过程自动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供应链条网络化。着力培育人工智能、增材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产业,推动建设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车间。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实施环保提标专项行动,废水达到地表水Ⅴ类排放标准,废气排放全部实现在线监测,建设绿色化园区、花园式工厂,推动循环产业全链条发展。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走集群化、全配套路子,加速推进以汽车和轨道交通为引领的产业链建设。重点抓好大运新能源汽车园、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装配式建筑产业园、运城制版产业园、永济机电产业园建设,推动形成以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配式建筑、印刷包装、风机泵机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走绿色化、低能耗路子,重点建设河津、永济、闻喜、平陆、盐湖、垣曲、芮城等地镁铝合金、铜合金、稀土永磁、纳米材料、电子信息材料、工程塑料等新材料产业园和产业链条,构建华北地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和增长极。新能源产业走市场化、多类型路子,大力提升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比重。重点推进芮城光伏领跑计划50兆瓦二期、垣曲抽水蓄能电站等一批大型新能源产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分户式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和垃圾发电,加快形成水火互补、风光互济的能源格局。现代化工产业走精细化、全循环路子,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加强河津、稷山、新绛、临猗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园建设,向精深加工延伸,促进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走品牌化、有特色路子,做强做大亚宝药业、石药银湖、华康药业、宏光医玻等骨干企业,发挥“丁桂”“亚宝”“立效”“双人”等品牌优势,壮大中医药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走专业化、高精尖路子,培育壮大寰烁科技、运城中兴等一批信息技术龙头企业,抓好大数据产业园建设,培育电子设备制造、电子材料、软件服务、信息安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通用航空产业走集成化、宽领域路子,加快推进芮城、绛县、万荣通用机场建设,引进战略合作者,发展航空铝镁合金、通航飞行器制造以及短途运输、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通航服务产业链。

着力打造“三大基地”。国家级铝镁合金产业基地,积极争取国家、省政策支持,推进铝镁合金创新中心建设,积极争取煤电铝材一体化改革试点,推动铝镁合金制品向工业级产品、信息家电产品、航空航天航海等军民融合领域发展。中西部精品钢基地,强化改造、扩能、提质、延伸,吸引下游企业入驻,促进产品高端化、终端化、链条化。重点抓好山西建龙140万吨冷轧、50万吨无缝钢管,高义160万吨优特带钢等项目。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基地,以大运汽车为龙头,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项目实施,加速诺维兰汽车服务链条拓展,形成整车生产、零部件配套、检验检测、汽车改装维修及配套服务产业体系,构建汽车工业城。

做优做强实体经济。“龙腾虎跃”计划,加速推进“千亿行动”,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5户企业销售收入超100亿元,50户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0-100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群星灿烂”计划,实施“双15”工程,推出10大特色品牌,打造10个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5个文化产业示范园,形成5个文化产业群体。实施中小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项目300亿投资计划。建设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凤还巢”计划,实施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打造劳务品牌,实施“暖心、舒心、放心”行动,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服务机构和服务机制,推动本土人才回归、吸引运城籍人才返乡创业投资兴业。

狠抓20个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加大“3515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全力推动20个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严格落实“四制”要求,实行项目建设“6+3”工作机制,落实项目建设常态化工作机制,实施一批事关全局的重大牵引性项目。

(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八大提档升级行动,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全力推进“八大提档升级行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行动,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档升级行动,加强农业产学研合作,加快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进产业改造升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提档升级行动,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特色农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推动规模化生产,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农产品品牌。优势农产品出口提档升级行动,加快优质农产品生产、检疫检验、出口贸易营销“三大体系”建设,促进更多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农产品加工业提档升级行动,引进国内外知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就地转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畜牧业规模养殖提档升级行动,以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为方向,开展规模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动畜牧养殖提质增效。农业绿色发展提档升级行动,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推广生态农业,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行动,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各类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筑牢产业兴旺基础。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障粮食安全,粮食产量稳定在25亿公斤以上。扩大设施蔬菜、特色露地蔬菜规模,新创建5个省级标准园。加速推进牧原、温氏生猪养殖项目。大力开发功能食品,重点扶持福同惠、格瑞特、维之王、山里红、天之润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强与科研院校、示范基地合作,支持F型杂交小麦、巨菌草、双季槐深加工技术等科技创新项目,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发挥尊村、夹马口等大型引黄灌区作用,推进北赵二期和小浪底引黄水利工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1%以上。继续开展500万亩耕地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创建“运城苹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建2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构建运城苹果网,努力提升“运城苹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筹备举办好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加快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着力打造省内“互联网+农业”战略高地。完善服务体系,每个县(市、区)培育35个高水平综合性社会化服务组织。

建设生态宜居新农村。持续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四治六化一创”专项治理,推进农村“改水、改路、改能、改房、改厕”,清理“柴堆、粪堆、煤堆、料堆”,实施衣被叠好、柴草堆好、畜禽管好、卫生搞好“四好工程”,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建“四好”农村公路560公里,实施安全生命防护工程500公里。解决10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高标准建设100个美丽乡村。

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深化“三权分置”改革,全面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促进土地有序流转。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林权、水权、供销社等重点改革任务,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强职业农民培训,实施职业农民培训全覆盖工程。依托中农乐等资源,筹建农民职业大学,做好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政策,加大涉农产业保险覆盖面和赔付力度,引导财政、金融、社会资本和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

(四)全面促进融合融通,培育壮大支柱产业,构建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培育壮大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六大文化”和“三大资源”,加强顶层设计,发展全域旅游,统筹谋划四大旅游板块,着力打造20个品牌景点,精心推出中条山道教文化游、大唐文化游、汾河儒家文化游、唐宋宰相文化游、卤盐文化游、历山曙猿文化游6条精品线路。搞好文物展示和图片展览,提升导游讲解历史质量,讲好历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新建改建沿黄河旅游公路200公里,统筹推进沿黄河8个县(市)旅游片区开发建设,打造黄河全景慢游走廊和自驾游目的地。持续深化旅游景区体制机制改革,筹建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公司,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大集团投资开发旅游项目。推进盐湖、关帝庙、鹳雀楼、李家大院核心景区建设,打造5A级景区。即大力发展康养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康养小镇、康养度假村。继续办好民俗文化旅游节、美丽乡村百花节、关公国际文化旅游节等重要活动,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推进运城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服务强市转变。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继续培育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发展包装印刷、工艺美术、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等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制版集团、精睿印刷、宇达集团、澄泥砚、本命年等龙头企业,做强市文工团、蒲剧团、横店影院等演艺娱乐经营主体。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做优做强金融服务业,加强银企对接,壮大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实力,稳步推进农信社改制,筹建各类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推进大运汽车、阳光焦化、寰烁科技等企业上市进程,遴选一批上市后备企业。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建设大数据平台和大数据产业园,发展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和电子商务,促进信息消费。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农产品国际交易服务中心、铁路物流中心,积极发展供应链物流、智慧物流、冷链物流。提高“铁公机”“岸港网”的综合承载能力,使运城成为现代物流区域枢纽。

(五)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持续增强发展能力

推进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地位,实施企业科技创新提升行动,推进骨干企业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强化铝镁合金新材料与深加工、机电与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大数据、现代农业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促进产业提档升级。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深化产学研合作。与知名高校和国家级科研院所合作,在重点产业、医疗卫生等领域再建设23个院士专家专家工作站和2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建立国家成果转化基地,为全市科技创新作出示范和引领。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大市场建设,推动设立市县两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调动企业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智力劳动价值的浓厚氛围。

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落实好人才激励政策和全市百名高端人才引进计划,解决好高端人才及其亲属住房、教育、医疗等后顾之忧。支持高校调整专业设置,培养一大批适应转型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加强职业培训,培养高技能人才。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着力推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网络提速降费力度,全面推进网络交互业务,智能终端普及率达到70%。深化智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一平台五应用”,开展智慧城市二期工程建设,推进文化旅游、交通、水务、安监等社会民生领域智慧应用,形成泛在、互联、融合的智慧城市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发展品位。

(六)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着力解决发展瓶颈,营造“六最”营商环境

深化开发区改革。强化开发区经济发展主战场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阵地的功能定位,全面完成“三制”改革,深入推进“三化”改革。加快推动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盐湖工业园区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抓好闻喜、永济、河津等新设开发区建设,加快其它开发区申报设立、扩区。按照“能放尽放、能授尽授”的原则,向开发区下放权力。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特别是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拓宽土地占补平衡渠道,确保入驻项目一律“熟地”供应。

强化国资国企改革。着力解决好永济纺织厂和山西农药厂等历史遗留问题,解决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和厂办大集体问题。推动党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加快推进市属国有企业改革,鼓励与央企、省企、民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推进民营经济改革。全面实施民营经济改制、管理提升达标、资产证券化、信用等级认证、品牌打造“五大工程”,制定每个工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开展招商体制改革。完善招商引资工作体制,建立专业化和市场化招商队伍。设立北京、上海、广州等重点区域招商引资办事处。创新招商引资奖励机制,开展委托招商、平台招商、以商招商、以企招商、小分队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组织大型招商推介会,全面拓宽招商渠道。健全县级招商机构与机制,强化招商考核激励,确保招商实效。

狠抓“放管服效”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行“证照分离”改革。大力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最大程度简化办事流程,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精心抓好政府机构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机构改革部署要求,如期高质量完成政府系统机构改革任务。强化政治站位和使命担当,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机构改革工作。同时,抓好财税、教育、医疗卫生等改革事项。

(七)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外向度,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深度融入国家开放“大战略”。紧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参与“山西品牌丝路行”活动,推动更多经营主体走出国门。设立出口贸易服务窗口,扩大农产品出口渠道。充分发挥综改试验区、黄河金三角、中原城市群等“国”字号优惠政策叠加优势,加强同京津冀、环渤海、长江经济带的交流合作,推动黄河金三角三省四市在基础设施、产业协作、公共服务等方面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积极构建对外开放“大平台”。结合“3515重大工程项目”提出的10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对外开放通道建设,打通高速公路省际断头路和省内重要连接线,加快蒙华铁路运城段建设,做好运三高铁和阳运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机场改扩建,实现航空口岸正式开放。积极推进山西自贸区运城片区申报与创建工作。

加快培育对外贸易“新主体”。加强玻璃器皿、铝镁合金、纺织面料、芦笋加工4个省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培育更多拥有进出口自营权的外贸经营主体,不断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八)全面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凸显市城区首位度,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突出规划刚性引领。加快运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进度,完成城北片区、城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和城市设计,完成南山片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中心城区建筑垃圾、亮化、广告、色彩等十余个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学苑路、河东街和解放路提升改造项目规划。启动并逐步推进“多规合一”,强化对城市空间、土地开发、产业布局、公益设施、城市生态等的空间管控能力。

提升市城区首位度。大力推进大运城“城建111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市城区20项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健全菜市场、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推动各体育场馆向市民开放,加快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全面推进“六城联创”。

加快盐临夏一体化发展。推进临猗、夏县撤县设区工作,争取早日获批。实施盐临夏一体化路网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盐临夏三地半小时通达圈,加快一体化进程。

狠抓大县城建设。永济、河津、闻喜要瞄准大运城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其它七个大县城要围绕全市城镇化总体布局,强化产业支撑,加快产城融合,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优化提升管理水平。

打造特色小城镇。以71个建制镇为龙头,带动全市所有乡镇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在完善功能、彰显特色上下功夫,努力培育一批现代农业、工业制造、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旅游观光、生态宜居的特色乡镇。推进解州镇、东镇、陌南镇、历山镇创建全国特色小城镇。

(九)全面强化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强化“散乱污”企业整治,着力抓好“控煤、治污、管车、降尘”措施落实。推进煤炭污染防治,中心城区开展禁煤区建设,稳妥推进“煤改气”“煤改电”。深入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深化工业源污染治理,严格落实重点行业错峰生产,推进提标排放。强化面源污染控制,严格控制工业企业料堆站场扬尘污染,推行“绿色施工”。加强工地和道路扬尘治理。

毫不放松抓好水体治理。坚持饮用水、地下水、流域水、黑臭水、污废水“五水同治”。推进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建设,基本消灭劣Ⅴ类水体,打赢黑臭水体歼灭战。全面推进污水管网工程建设,污水收集率达到90%以上。推动境内重要河流湖泊综合治理,打造新绛、稷山、河津、绛县、闻喜、临猗县城段河道生态景观带。建设汾河入黄口、涑水河入黄口和伍姓湖生态湿地,各县(市、区)全面建设生态湿地公园。加快汾河、涑水河沿线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促进企业污水提标排放,全面改善水质。

扎实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完成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和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开展污染治理与修复。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处置,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

全力建设绿色生态屏障。持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建设中条山北麓生态景观带。继续做好南山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打造夏县、盐湖、永济百公里绿色长廊。实施环盐湖禁墙保护绿廊工程。加强城乡绿化,让绿色成为美丽运城的“底色”。

(十)全面加强社会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严格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扶智扶志扶德相结合,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抓好易地扶贫搬迁,跟进完善保障举措,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全力确保万荣、垣曲、平陆三个贫困县如期摘帽。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动中心城区人民路小学、逸夫小学新校区建设,每年新(改、扩)建一定数量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完成薄弱校改造工作,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支持运城学院建设中西部有特色、高水平大学。提升八大职教集团运行水平。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加快实现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跨越。

全力打造“健康运城”。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巩固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成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群众倾斜。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完成解州镇、泗交镇、小梁乡等7个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工作。加快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儿童医院综合楼等重点工程建设。

不断繁荣文化体育事业。继续开展文化科技法制卫生“四下乡”“戏曲惠民、欢乐百姓”系列活动和公益电影放映工程。繁荣戏曲演出、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文艺创作,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抓好第二届全国青运会圣火采集筹备工作。继续办好“五老峰登山节”等体育赛事。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提高城镇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完善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制度,持续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落实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和困难重度残疾人“两项补贴”,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完善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做好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各项工作。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积极稳妥处置存量债务,着力化解企业担保链困局,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强化社会治安,加快“雪亮工程”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加强平安运城、法治运城建设。加强安全生产,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深入推进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工贸、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消防安全等重点行业专项治理。高度重视应急救援、防震减灾、气象预警和防火、防汛、防疫等工作。坚决防止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舆情事件的发生,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目标凝聚力量,奋斗实现梦想。今明两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时期,是落实市委大运城建设战略部署、加快运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执行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抢抓机遇,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走进新时代,建设大运城”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