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运城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检查<运城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实施情况的报告》的研究处理情况报告(书面)

—— 2020年12月29日在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反馈运城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检查〈传染病防治法〉等三项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报告的通知》(运人办发〔2020〕35号)要求,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迅速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和各县(市、区),认真对照市人大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运城市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情况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并结合《运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目标任务,逐条梳理,加快推进,着力补上农村人居环境短板,全面推动《办法》落地落实。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办法》宣传,激发内生动力

一是强化基层宣传。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办法》作为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举措。根据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评估工作安排,将《办法》的全面宣贯纳入9月下旬到11月上旬的三年行动县级自评和市评估县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进一步提高《办法》在乡村主干和广大群众中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推进《办法》的贯彻落实。

二是强化普法宣传。将《办法》宣传纳入各成员单位近期开展的冬季“七五”普法宣传内容之一,结合村庄清洁冬季行动,充分利用乡村喇叭、宣传栏、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加强《办法》宣传,着力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三是强化专题宣传。组织13个县(市、区)对各乡镇、各单位对贯彻落实《办法》进行专题报道,各县网信办、乡镇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对身边的好做法、好典型进行宣传展示,引导大家比学赶超,进一步凝聚农村是我家、环境卫生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二、进一步抓好规划引领,打造美丽乡村

一是加强考察学习,推动规划落地落实。7月下旬,市委、市政府组织市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卫健委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农业农村局长、重点乡镇书记等60余人,对渭南市合阳、大荔、富平3县和永济市的全域规划、全域提升成功经验进行了全面考察学习,并召开全市美丽乡村建设永济现场推进会议,会议对《运城市沿黄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全面解读,对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做了进一步安排部署,全面推进了乡村建设规划先行等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的行政村1018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46.9%

二是抓示范引领,推进典型带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连片示范片1311”工程建设,到11月底,全市49个示范片、277个村,已累计完成投资6.7亿元。目前,已在全市打造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17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245个,县级美丽宜居示范村72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50.1%,新建或提档升级园林村庄784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36.1%。通过创建美丽宜居示范村和实施村庄绿化工程,使农民生存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抓好村庄清洁冬季行动。“春季村庄清洁百日攻坚”、“爱国卫生季运动”、“村庄清洁提升行动”三大战役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村庄清洁冬季行动,力争使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再上一个新台阶。

三、进一步强化资金保障,凝聚整治合力

一是切实加强资金支持。2020年,市财政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1.98亿元,占预算内财政收入(含中央转移支付)的3.5%,形成了财政投入资金逐年递增的良好局面。同时,全市各县(市、区)加大了今年的资金投入,据统计,13个县(市、区)用于今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总额达到72.15亿元。

二是进一步加大资金整合。建立协调机制,财政部门与业务主管部门密切合作,研究掌握及时沟通有关政策信息,明确整合方向,最大限度整合资金和资源,强化工作合力。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向农村倾斜,带动社会资本和群众自筹资金,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持续有力的资金保障,今年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连片示范片建设中,总投入的6.7亿元中整合各类项目资金达到了5.77亿元。

三是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市财政局狠抓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牢守安全底线,坚持上下一体推进,压实各级财政部门管理责任,坚持“谁用钱,谁负责”,严格各主管部门主体责任,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四、进一步强化基础建设,补上农村环境短板

一是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完成了13个县(市、区)的县域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排查工作,对摸排的2430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和1682处生活垃圾堆放点,建立问题清单台账,逐一整治到位。全市130座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在全市147个乡镇配备垃圾收运车辆5487辆,配备保洁员10597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已达到99%。积极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在全市136个村庄开展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完成了90%以上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目标任务。永济市和新绛县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走在全市前列,永济市通过招商引资投资3.6亿元新建了华信达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主体设备已经安装到位,今年年底将投入运营。新绛县威顿水泥集团投资1.29亿元利用新型干法窑无害化协同处理生活垃圾项目,工程已完工85%,预计12月底可建成投产。

二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完成了13个县(市、区)的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制定了运城市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办法,拟于近期印发。全面加强污水治理项目运行,目前,20182019年建设的61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站)正常运行率为100%2020年建设的24个污水处理厂(站),已建成23个,有10个达到正常运行,其余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底前可全部建设完成并达到正常运行。三年来,全市累计投资4.49亿元,共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厂(站)85个,解决了543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占全市总行政村25%。其中:一类县农村污水治理村庄达到123个,治理率为22%;二类县农村污水治理村庄达到204个,治理率为22%。圆满完成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既定目标。

三是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照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原则,切实加强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工作。今年,整合资金1042万元,在绛县开展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重点县工作,推动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3%。同时,整合资金,在万荣、临猗、盐湖3(区)建立31个废弃农膜(反光膜)回收贮运网点,扶持1家回收利用企业开展“六新”项目技术升级改造。目前,全市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1%,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7.8%,推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0.6%

五、进一步突出建管并重,完善管护机制

一是加强村民行为规范。继续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工作,不断规范村民行为。目前,我市已将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的行政村总数达到2154个,占比99.17%

二是抓好保洁队伍建设。按照要求,进一步健全全市各乡镇各行政村的垃圾收运车辆和保洁人员的配置工作,广大农村基本建立了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人居环境管护机制,确保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化和制度化。

三是开展农民付费试点。新绛县村级保洁通过“公开报名、公开标的、公开唱标、公开结果”的“四公开”方式,选出210个村的日常清扫和垃圾收集专业清扫保洁队伍,县财政按人均23元的标准专项列支人头卫生经费,并结合“人均一月一元”的经费收取保障机制,避免了“政府干、农民看”的弊端。

六、进一步突出联合执法,夯实协作机制

一是建立市级联合办公工作机制。成立运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办公室,进行集中办公,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由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生健康委等单位相关科室各1名负责人组成。相关人员每周五在市农业农村局集中办公半天,围绕“五大专项”行动,汇报进展情况,梳理存在问题,研究下一步重点推进工作。

二是开展市级联合监督检查。612日—30日,按照市纪委监委关于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第二轮次监督检查的工作安排,市农村人居办配合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组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示范片推进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并将督查情况向13个县(市、区)进行了通报。825日—95日,由市农村人居办牵头,成立了运城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监督检查领导组,设立了三个监督检查小组,对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三是开展县级联合监督检查。全市13个县(市、区)先后加强和开展了联合监督检查工作。其中,永济市由城乡一体化办公室牵头,联合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等主管部门抽调专人建立联合执法工作组,逐步建立了环境卫生联合执法机制,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两违建筑、乱堆乱放、乱拉乱挂、畜禽粪污等突出问题全面排查、彻底根除、同步驱动、整体推进,有效解决了行政执法职能交叉、职能单一、力量不足等难题。通过有效整合各部门的执法职能,精准职能区分、任务明确和力量派出,实现了联合行动、综合研判和高效处理。

下一步,市政府将根据《办法》具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陌南会议”精神,在四方面进行重点发力:一是突出规划引领。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及早谋划,高标准、高起点,全面做好运城市“十四五”乡村建设行动规划编制工作。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动员各方面力量,有条不紊全面运城美丽乡村建设。二是突出项目建设。结合黄河流域(运城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用好专项债,包装一些好项目,加快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三是突出建管并重。不断完善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用制度来推动工作、用制度来激发动力、用制度来巩固成果。四是突出乡村产业发展。加快做好乡村精品产业培育,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发展,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进一步做好《办法》的宣贯工作和联合监督检查工作,真抓实干,切实推动《办法》的落地落实,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等建设的有机融合,全面加快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奋力开创我市乡村建设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