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

欢迎进入运城人大网 今日是: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议文件

运城市人民政府关于2020年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0年12月29日在运城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五次会议上

 

运城市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我市2020年度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为载体,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全面推动我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20年全市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全市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相适应,农产品和食品抽检量达到5批次/千人,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安全感、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一、2020年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

1、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和中办、国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运城市作为第三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和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市委常委会把食品安全城市创建任务落实作为7项重点推进事项之一,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挂帅,两次专题研究部署,多次组织调研检查。市委、市政府印发《运城市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行动方案》《运城市党政领导干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实施细则》《运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目标任务落实暨2020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运城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四个文件,坚持食品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坚持谋发展必须谋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保民生必须保安全;坚持综合运用考核、奖励、惩戒等措施,督促全市干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2、全域推进创建。市政府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保障民生重点任务,强化市县两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作用,84日、1017日两次召开市食安委全体(扩大)会议暨创建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并对全市食品安全重点攻坚行动和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目标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健全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督查考核、制度建设等方面的联动机制,强力推动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将食品安全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3、加大财政投入。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经费逐年加大,2020年度市级层面拨付了380万创建经费和420万食品安全抽检经费,市县两级年度预算列入食品安全抽检经费2040万元。各级财政真金白银的投入,推动全市上下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为食品安全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强保障。

4、督查有力度。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常委会持续将食品安全列入中心工作,主要领导带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经常深入一线调研督导、跟踪落实。市人大连续8年组织开展对市食安委主要部门食品安全工作的审议、满意度测评,并以《审议意见转达书》的形式排队通报、专项督办。

(二)深入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突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重点,通过强化督导检查,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域创建,监管能力建设明显提高,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的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1、严把食品生产经营质量安全关

一是严把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关。全面落实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管理,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率达到l00%,在日常监督检查全覆盖基础上,对一般风险企业实施按不低于5%的比例“双随机”抽查,对高风险企业实施重点检查,对抽检监测不合格等问题企业实施飞行检查,督促企业生产过程持续合规。二是严把食品经营销售流通安全关。将冷链物流标准规范作为食品流通质量安全监管重点,建立健全全市从源头到终端的冷链物流体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和保质期标识等规定,严查临期、过期食品翻新销售。加强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监管,强化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三是严把餐饮服务安全关。严格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强从业人员健康、食品原料控制、加工制作过程、设备设施维护、餐饮具消毒等关键环节管理,开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针对季节性、区域性、传统性、节日期间等餐饮服务消费热点,集中开展食品安全隐患排查。

2、加强食品监测技术支撑作用

统筹抽检监测任务,构建层级清晰、各有侧重、互为补充的工作格局,全市抽检样品覆盖到所有农产品和食品企业、品种、项目。明确监督抽检、风险监测、评价性抽检的功能定位,依法及时公开抽检信息,加强不合格产品核查处置。食源性疾病监测县乡村一体化管理全覆盖。加大市级食品检测中心建设,提升食品检验检测能力,目前市食品药品检验所食品扩项274个,承担食用农产品、水、面、油等检测项目,2020年完成食品检测1000批次。建设临猗、稷山区域性食品检测中心,理顺12个县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管理机制,并依托全市大型商场、超市、食品集中交易市场和乡镇市场监管所建立185个食品快检室,充分发挥检验检测的技术支撑作用。2020年全市开展农产品、食品抽检29208批次,连续三年达到5批次/千人,检验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其中农业部门共抽检农产品样品650批次,合格率为98%;畜产品抽样检测80批次,检测合格率为100%;水产品抽样检测6个,合格率100%13个县(市、区)已完成县级抽检任务3109个。市场监管部门完成28658批次,完成检验23266批次,合格率为99%

3、加快推进食品安全“互联网+”监管

在智慧监管平台基础上,充分融合监管实践,进一步整合行政执法、产品溯源、远程监控、投诉举报、检验检测、信息公示等多项功能,实施远程监控,实施智慧监管,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对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监管,积极探索“以网管网”监管新模式。逐步实现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线索网上排查汇聚和案件网上执法闭环管理,强化公安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联合协作,着力提高发现食品犯罪线索和侦办案件能力。目前全市8413家餐饮企业、583家食品生产企业、13593家食品流通企业的监管信息录入监管平台;381个地方名优产品、方便食品实现二维码赋码追溯;220家食品流通餐饮单位实现生鲜类食品快速检测和产品溯源;326家食品生产企业、大型餐饮单位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实施远程监控,使执法更加透明、监管更加有力,最大限度地“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零跑腿’”。

4、强化应急处置,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市政府修订印发《运城市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工作组织协调、应急响应、处置救治、调查保障等能力。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建立食品安全专家库,防范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大保障等食品安全风险。加强舆情监测,建立重大舆情发现预警、分析研判和快速响应反馈机制。

5、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深化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改革,试点推行食品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改革,探索研究食品新业态、新模式监管制度,提供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服务。引导食品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及配套设施,加强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在市区设立大力发展专业化、规模化冷链物流企业,全省率先建成冷链食品总仓并投入使用,保障冷冻食品质量安全。

(三)开展食品安全攻坚行动

1、开展疫情防控期间食品安全保卫战行动

疫情防控期间,市市场监管、卫健、疾控等部门以7天为一个周期,对总仓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经营环境进行一次核酸检测;以14天为一个周期,对本辖区其他进口冷链食品、经营环境、从业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全覆盖。畜牧部门强化非洲猪瘟疫情排查防控和病毒核酸检测,排查养殖场(户)12.06万场次,猪1470.52万头次;生猪屠宰场721场次,猪36061头;生猪无害化处理场74场次,处理病死猪2706头,确保猪肉市场食品安全。市市场监管局帮助企业办理车辆通行证、联系购买口罩、测温仪,共助力正常在产的270家食品生产企业复工复产;共出动执法人员73369人次,车辆12585车次,检查农贸市场1172个次,超市12506家次,检查食品经营户45806家次,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2、开展风险监测标准制定行动

市农业农村局在全市征集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27个,其中12个项目被市市场监管局列入第一批运城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组织编印30余万字的《种植业绿色生产技术规程选编》(上、下册),对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农技人员开展标准宣传培训,为农业生产主体、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操作规范。卫健部门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已覆盖13个县(市、区),覆盖率100%。2020年食品抽样检测计划共165份,到目前为止全市累计采集食品样品165份,完成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要求。其中食品中化学污染物采样监测91份,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采样监测69份,食品中放射性元素监测5份。食源性疾病县乡村一体化工作覆盖100%的县(市、区),乡级医疗机构报告率达95%以上。截止目前,全市需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的一体化医疗机构210家,已通过监测系统上报的医疗机构208家,报告率达99%。

3、开展产地净化农兽药减量行动

市农业农村局印发《运城市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指导意见》,从病虫监测、科学用药培训、病虫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方面确定了全市农药减量的重点任务和措施,确保全年农药零增长工作扎实有序推进。3月,我市山西英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统防统治服务组织,荣获第一批全国“星级服务组织”,占全省9家的近一半;万荣县荣获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的称号。创建芮城小麦、临猗冬枣、万荣苹果3个高标准绿色防控示范区。芮城小麦示范区完成创建1000亩,展示了灯光诱杀、穗期“一喷三防”、全程植保方案等5种关键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5%以上,亩增收280元以上;临猗县、万荣县入选全国农技中心发布的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名单。在农药经营环节,切实加强高毒高风险农药管理。目前,全市有24家经营企业申请办理了由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农药经营许可证》,对限制使用农药(包括部分高剧毒农药)实行“定点监管、定点经营、定点购买、实名购买”。全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共查办案件118起,罚款79.48万元,确保了农业市场经营秩序规范化。

4、开展生鲜乳及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市农业农村局严格奶牛饲养管理,规范投料、用药行为,提高原料乳质量,加强奶站、运输车标准化建设和监管,规范生鲜乳生产收购运输市场秩序。市市场监管局印发了《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开展2020年特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的通知》,加强对婴幼儿食品的日常监督检查,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单位975家日常检查全覆盖。开展了以特殊食品经营者是否设立专柜(专区)经营、索证索票和台账管理以及进货查验是否规范完整为重点的专项检查,督促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儿童食品抽检、检测, 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

5、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

全面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将“明厨亮灶”视频资源接入全市“互联网+监管”系统,202011月底各级各类学校全部完成。全面实行学校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集中定点采购,建立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鼓励家长参与监督。市政法委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范围。市场监管部门对学校食堂、学生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周边餐饮门店及食品销售单位实行监督检查全覆盖。教育部门把食品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每两周一课时的安全教育制度,加强食品安全的经常性教育,全市584356名学生、589202名学生家长均在线参加教育,达到了食品安全教育覆盖率100%。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市教育局与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在运城中学举行“2020年运城市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组织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排查整治活动,尤其是在疫情复学复课、秋季开学期间,采取领导带队、逐校验收的方式,对全市1736所学校(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加强从原料采购到食品寄售全过程监管,整治隐患3千余条。

6、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行动

以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为主战场,全面清理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资格,严厉打击制售“三无”食品、假冒食品、劣质食品、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窝点”“黑作坊”,实现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深入研究分析农村食品安全状况,对违规使用禁用药物、瘦肉精和注水肉、农药隐形添加、水产养殖非法添加兽药等易发多发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3739人次,执法车辆950车次,检查食品经营单位1913家,存在问题单位68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立案6起,罚没金额1.19万元。推动建立农村食品配送体系,净化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7、开展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

以学校食堂、大型和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为重点,提升“明厨亮灶”覆盖面。鼓励小经营店集中规范经营。推行餐饮安全风险分级管理,开展量化分级提档升级行动。A级旅游景区实行餐饮场所规范化管理。规范农村集体聚餐活动,落实自办宴席和服务队伍登记管理。大力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防范“地沟油”流入餐桌。以学校食堂这一重点场所为突破,强化管理责任落实。重点推进校长责任制、索证索票与可追溯制、公办学校食堂投入保障等七大机制建设,在1736家学校全部实施“明厨亮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造升级学校食堂220家,198家学校食堂实现了“明厨亮灶+互联网”。以农村集体聚餐这一重点业态为突破,深化农村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全力推行事前报告、登记备案、现场指导评估等制度,加强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今年全市未发生一起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事故。

8、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

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严厉打击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虚假广告等违法犯罪行为。广泛开展以老年人识骗、防骗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大力整治保健食品市场经营秩序,严厉查处各种非法销售保健食品行为,打击传销。完善保健食品标准和标签标识管理。市市场监管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在全市开展严厉打击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严肃查处保健食品标签虚假标示声称问题、虚假宣传和违规销售等问题。全市出动检查人员5000余人次,检查保健食品经营企业2000余家次,发现问题90余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7万元,移交公安机关处理案件3起。20208月印发《运城市市场监管局等六部门关于保健食品专项清理整治行动方案(2020-2021年)》的通知,通过部门联动,使我市保健食品市场秩序有明显改善。

9、开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昆仑2020”行动

进一步完善食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强线索通报、案件移送、情报会商等工作,畅通涉案物证检验认定渠道,做好涉案物证保管处置工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做好涉嫌犯罪刑事追究和移送工作。落实“处罚到人”、从业禁止、从重处罚的有关规定,提高违法成本。加强大案要案联合挂牌督办。完善食品安全民事和行政公益诉讼。截止10月底,共侦办食品领域刑事案件19起,移送起诉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9人,捣毁造假黑窝点4 个,累计涉案价值16594.7万元;其中公安部批准挂牌督办案件1起,公安部批准发起全国协查案件2起。

10、开展“优质粮食工程”行动

完善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健全为农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粮食产后烘干储存销售服务体系,组织实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提升全省粮食产后综合服务能力。落实“中国好粮油”行动,加快“运城面粉”品牌行动建设,推动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高绿色优质安全粮油产品供给水平。根据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在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下发了《运城市落实2020年度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工作方案》《关于认真开展2020年度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工作任务、考核内容、重点考核事项、考核指标、年度考核任务评分标准。市发改委坚持“有库必到、有仓必进、有粮必查、查必彻底”的原则,认真组织政策性粮食承储企业开展自查,并对山西省风陵渡粮食直属储备库、山西绵山省粮食储备库的省级储备粮、运城市地方粮食战略储备库的市级储备粮和产粮大县永济市、闻喜县的县级储备粮进行了市级复查,并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各县(市、区)人民政府2020年度粮食安全考核目标任务落实自查情况进行了部门评审。

11、开展进口食品“国门守护”行动

运城海关对纳入海关信用管理体系的国内进口企业实施差别化监管,开展科学有效的进口食品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控,完成海关总署下发的进出口食品抽样检验及风险监测计划,落实风险预警、产品追溯和快速反应机制,严厉打击食品走私行为。对原产地包括巴西、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墨西哥、阿根廷等15个国家进口的巴西冷冻鸡全腿、巴西牛肉、澳大利亚羊腿肉、澳大利亚牛骨头、美国冷冻猪后腿、加拿大冷冻猪碎膘、墨西哥冻猪肉、阿根廷冷冻牛肉等28个品种,进入我市的盐湖区、运城开发区、河津市肉类产品全面抽样验测,共抽检97批次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共开出核酸检测证明36份。

12、开展“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

发挥各地积极性,分层次、分步骤开展食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新绛、夏县等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稷山、永济等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坚持创新引领,巩固创建成果,总结推广创建经验,不断推动农产品、食品安全工作再上台阶,参加创建的其余县(市、区)都能按照“双安双创”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创建试点工作,打造行业典范。闻喜县在农村集体聚餐管理上有办法、有亮点,打通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最后一公里。垣曲县在豆制品食品小作坊和散酒管理中大胆实践,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以永济水峪口、盐湖岚山根等特色景区为引领,各县(市、区)精心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餐饮食品安全示范街14条,为运城全域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强助力。各县(市、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有序开展,全市15家重点创建单位顺利通过验收;阜民放心早餐项目投资1.2亿元,布点120多个;59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全市集体聚餐活动备案率达96%,申报率达90%以上。

(四)广泛宣传发动,鼓励社会参与,营造良好氛围

积极支持行业协会建立健全行业规范和奖惩机制,鼓励新闻媒体客观公正、准确严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有序开展食品安全舆论监督,回应社会关切。一是联合运城日报社举办“食品安全杯”全国书画作品大奖赛。共征集全国各界人士的书画作品938幅,涉及26个省(市、自治区),参赛作品食品安全主题突出,表现手法多元,内容上涵盖了诠释食品法律法规、强化监管机制、推进社会共治、针砭时弊乱象等多个方面,寓意深刻、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创意新颖,是运城市场监管领域和书画艺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的创举。二是在市区主要街道公交站台和公交车体刊登食品安全创建广告。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招标采购,在市区主要街道的站台制作候车亭站牌宣传版面,在公交车车体制作共建共享、社会共治为内容的创建宣传版面。三是在市电视台开设12315专题栏目,在运城日报和运城晚报开设市场监管专栏,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知识和创建工作的宣传普及,形成政府、媒体、社会多元化食品安全共建体系。四是开展以食品安全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的“五进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周活动,共出动执法人员900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000份,悬挂横幅210条,展板150块,开展培训讲座180余场,接受群众咨询3万余人次,营造了人人关注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共治氛围。通过社会第三方测评,运城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群众知晓率达到88.61%、满意度达到86.35%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但食品安全现状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食品安全工作面临多方面的考验与挑战。

(一)源头污染依然存在。环境污染导致食品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超标的问题依然突出;种养殖环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违禁使用高度剧毒农药、过量使用抗生素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过程风险挑战增大。我市食品产业体量大,但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够高,企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加之疫情新常态等大环境影响,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非法添加、假冒伪劣等问题依然存在;网络销售、网上订餐等新产业的普及给监管带来新的挑战。

(三)社会风险存在隐患。我市作为全省人口最多城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异常敏感,燃点很低、触点很多,处理不好就可能酿成系统性风险,影响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三、2021年工作安排

食品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紧密结合运城实际,把食品安全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坚持创建为民,为民创建的工作理念,以创促建,以建保创,不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一)强化机制建设,落实食品安全责任

进一步完善执法联动体系,深化市、县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建设,明确部门监管职责,加强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部门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部门之间常态化的信息通报协作制度,确保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的有机衔接。

(二)加大整治力度,消除监管漏洞盲区

进一步管控源头,把住食品安全准入关。继续大力开展农产品源头整治行动,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销售使用高剧毒农药行为。加大对食品安全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企业、重点品种、重点问题的日常监督监测的力度,促进企业建立完善食品溯源及召回制度,及时消除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主动查找、梳理我市食品安全监管的薄弱环节,对未能实现监管覆盖和存在监管边界交叉的食品生产经营行为,逐项明确监管分工和监管要求。抓住当前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矛盾,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严密防控区域性、系统性食品安全风险,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三)完善能力建设,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进一步加强监督抽检,不断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以整合市级检验检测机构为契机,统筹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食品安全检测资源,加强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落实检验机构能力和装配标准。推进“互联网+食品”监管,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逐步实现机器换人,努力实现监管职能由粗放监管向精细监管转变、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转变、由业态监管向系统监管转变,为我市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四)加大宣传力度,构建完善的共治格局         

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守法经营意识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公开表彰先进典型,发动群众积极反映食品安全违法线索,营造共治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构建企业、政府、社会、公众有序参与、理性互动的社会共治格局。

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发展、事关社会和谐。市政府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为载体,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工作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放心消费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全面压实部门监管责任,全力做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为保障全市537万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附件1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度工作情况报告.docx

附件2 运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度工作情况报告.docx

附件3 运城市公安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度工作情况报告.docx

附件4 运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度工作情况报告.docx

附件5 运城市教育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度工作情况报告.docx

附件6 运城市城市管理局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度工作情况报告.docx

附件7 运城市果业发展中心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020年度工作情况报告.docx